人人都信空穴来风,即使不少人知道芊杨与贵妃似乎有旧怨,一旦被指认,也会将怀疑的种子悄悄埋下。
她若再主动揽下罪责,反而教人怀疑是她与贵妃一同谋害淑妃。
“我呢?”她垂下眼,一手轻轻按住自己的腹部,只觉一阵刺痛传来。
听荷静了片刻,道:“孩子没了。”
“好。干净了。”
徐贤妃轻轻笑了声,如释重负一般,只是眼角却悄悄落下两滴泪来。
她伤不了他分毫,只好教他尝尝痛失子嗣的滋味。
他那样自私又冷漠的人,大约也只有子嗣能令他痛苦了。
可惜差一点。
幸好,她的这一胎没了。
第54章 妙云
有皇帝亲自下令, 芊杨等当日靠近太液池边的宫人都被仔细审问,就连其余嫔妃,也都有专门的内侍与女官亲自前去询问当日的见闻。
嫔妃与宫人们或称当时夜黑风高, 虽见三人站在一处,却看不真切;或称未曾留意, 不知内情;唯有芊杨一人, 一口咬定亲眼见贵妃经过淑妃时, 伸手推搡,令其落入水中,连贤妃也被连累。
数日下来, 审问似陷入僵局。
延英殿中, 何元士得了消息便赶忙入内,凑近李景烨耳边低语一番。
李景烨瞥一眼坐在下面的萧龄甫,挥手道:“无妨, 此事与淑妃有关,正好萧相公也在, 一并说了吧。”
何元士遂后退两步, 抬高了声,将审问的结果一一道出。
“如此, 除了芊杨,再没有旁人说是贵妃做的。”李景烨带着倦色的面上眉宇微松, 双目慢慢望向萧龄甫。
他自然不愿将事怪到丽质身上,既然只芊杨一人的证词, 便不足以定罪, 只要萧龄甫与淑妃肯松口,此事便可就此揭过。
话中暗示如此明显,萧龄甫一下便明白了。
只是他到底有几分不甘心。他自己的女儿, 自然自己最了解。那孩子一向是循规蹈矩的性子,若非真有人在背后动手,绝不会那样说。
他犹豫一瞬,随即作恭敬状,于榻上弯腰拱手,道:“只一人的证词,实在不足给贵妃定罪。况且,臣听闻那宫人本在贵妃身边服侍过,后来才被贬入掖庭宫,兴许与贵妃本就有旧怨,只是借机诬陷罢了。”
二人之间的旧怨旁人都不知晓,不过众人都爱捕风捉影罢了。
李景烨清楚内情,却不解释,见萧龄甫如此识趣地让步,十分满意。
然未待点头赞同,却听他接着道:“只是,如今宫内宫外都传陛下不分是非,一味偏袒钟贵妃,令人寒心……”
李景烨才转霁的面色又沉了下去:“看来萧相公仍对此事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