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逸昨夜没有回王府,毕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当街出的命案,面子功夫总要做足的,他作为主要嫌疑人,自从进了大理寺,便没有离开过。
大理寺卿许孟一边庆幸这位王爷的配合好说话,一边也好生款待,毕竟不能真让这王爷去大牢里冻着饿着。
昨夜还专门请京城有名的酒楼做了菜带过来,还叫了几个歌姬,陪着王爷一副不醉不归的模样,实则就等着灌醉了这王爷好套话来着。
只是景逸在军中跟了那么多年,酒量早就跟着军中的将士练出来了,不敢说千杯不醉,但是放倒几个歌姬和官员还是没问题的。
酒过三巡,桌子上还能脑子思路清晰的就只剩下景逸和许孟了,景逸是酒量好,许孟是将灌酒任务交给了歌姬,自己酌情控制着量。
只是这时候看着歌姬都醉倒了,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也只能哑然失笑。
许孟最后只能让人进来把屋子里醉倒的人都抬了出去,然后告退。
出了门便遇上自己派出去查案的下属回来汇报情况——根据目前查出来的消息,此事可能真与嘉王无关。
景逸民间口碑不错,毕竟他这嘉王舍弃皇族荣华富贵,随军打仗多年,后来又赈过灾,平叛过民间起义,嘉王府也是出了名的乐善好施。
毕竟这本小说的原剧情里景铄是拿的反派BOSS剧本,步步为营想要天下覆灭。而景逸才拿的主角剧本,守边疆平扰乱,赈灾救民,从默默无闻的皇子一步步爬到赢尽民心的王爷位子。
也正是因为得了民心,所以许孟派出去查案的人员走访的时候,大街上看见始末的路人自然是向着景铄说话,证明是丞相府的公子先挑事,带人拦的车,咄咄相逼。
就连丞相府的府兵里也有一个向着景逸说话的,说是嘉王府兵大多都有分寸,可见他们主子并没有下太过分的命令,唯有杀人者其心不正,突然暴起连杀数人然后要了公子的命——这么一看,那杀人者倒像是别有居心。
许孟听罢按着自己的额头,“再查,查那个杀人者的来历身份。”
汇报的人面露难色,“这……查过了,说是独来独往,不见父母妻儿,祖籍又是偏远之地……”
许孟不悦道:“怎么,觉得难便不想查了么?”
那人立刻低头,“属下这便去办。”
纵使许孟做事圆滑,现在也没个解决法子。两边都得罪不起,也探不出风向,只想着多查些东西出来,这样将来无论哪方赢了,自己结案的时候都能有话可说。
大理寺的人没摸到杀人者的身份,周不愚却是利用了一整个晚上找出了一点端倪。
那个所谓的偏远地方的祖籍自然是假的——或者说,这整个人都是假的,他进嘉王府的时候用的是假身份。
周不愚顺着那死士的真实身份查下去,只觉得复杂水深得很,一时还没头绪。
他这头除了查了一晚上的身份,昨还忙着调派了人手藏在大理寺附近。毕竟谢翰心老来丧子,悲痛之下无论做出什么不合常理的事情来,都算是正常。
不过好在第一个晚上没有出事,这也让周不愚心下安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