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及时扼制,然后小心翼翼的道:“陛下这也是不得而为之啊。”

“当初镇北侯造反,敌国强军势如破竹,城内更是铭兵四起只为逼宫,陛下,奴才知道您心痛,可---”

景德帝听完叹了口气,“生在皇家,诶,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只可惜了安夏这一个孩子,老大就留下这一点点血脉。”

说完整个人严肃起来,“哼,一个个都好算计。”

“老九不过去找沈阔喝了杯酒,老二就坐不住了,聂窜这陶妃鼓动宁妃来进言---”

“儿子大了啊,没有一个省心的。”

“小桂子,传王毅。”

小桂子马上躬身道:“是--”

王毅乃锦衣卫统领,乃是皇家的鹰犬,专门为皇帝服务,既然能让锦衣卫亲自动手,显然圣上对此事十分在意。

转眼春闱结束,正是杏花盛开的好时节。

花香十里,春风拂面,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这一日,学子们早早前来等候,千盼万盼,终于将贴杏榜的官差给盼来了。

随着锣鼓敲响,一群身穿官府的官爷行来,人群自然而然的让出了一条通道。

除了两人贴黄榜以外,其余人手持官道,站成一圈将黄榜护的严严实实。

学子们议论纷纷,“诶呀,终于出来了。”

“你们猜这次会元花落谁家?”

“那还用问?当然是崔解元,崔大才子了?”

“且,你知道了个屁,崔解元怕是难喽,得罪了武宁候府,有他好果子吃,不过我觉得崔家的三公子倒是希望颇大。”

“就是鸿胪寺卿崔大人那庶子?啧啧,我看不见得,反而觉得国子监祭酒家的公子更有机会。”

“哼,武宁候府又如何?崔解元才高八斗,赢过我等许多,你说的那个崔三公子我知,那个国子监祭酒家的公子我也知,在学问这一块,差的可并非一星半点。”

“倘若崔解元不得这会元,简直没有天理。”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诶---”

一个年岁四旬的学子撸了撸胡须,年轻人啊,就是单纯,三位主考官有两家是武宁候府的姻亲,还想中会元?切,能给个贡生都不错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中,黄榜终于贴好了,众人一股脑的挤了过去。

而身在武宁候府的沈侯爷背后中枪,当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差点没呕死,他恨不得打断小儿子的腿,哪里还有那闲心去搞崔元衡跟尚书府结仇?

可老百姓根本不听他那一套,此刻他虽然身在侯府,可也让人去盯着杏榜的摆明了,若这会元真不是崔元衡,接下来怕自己还真是有嘴说不清。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愿望不冤枉???

而第一批挤进去的人迅速看了一眼,随后就大喊道:“中了,中了。”

“崔解元中了头名,会元,小三元啊,大喜,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