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还好最近不拍戏,不然杨姐又得唠叨。”
戚半夏收回视线,浏览着八人群傍晚分享的照片,唇角微微上扬:“前段时间瘦太多,我补一点回来,会把握分寸,毕竟录综艺也要上镜。”
晚上从接风宴席回到酒店,她临睡前打开微信,突然看见姜白芷的头像旁边有消息提示。
“休息了吗?药一天三次,记得喝。糖我塞了一罐在陶桃的背包里。”
戚半夏指尖轻触,关注后面那句:“怎么塞的?”
姜白芷几乎是秒回:“陶桃的背包打开一半,应该是急着接你忘记关。我和她打招呼的时候塞进去,顺便提醒她多留意。”
“好,谢谢。”收到来自对方的体贴,戚半夏心里是矛盾的,喜悦的同时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只能回复最为客套的话。
“还说谢?半夏,记得高二文理分科前,你对班上物理课代表有好感,就总对他说谢,所以可不可以由此推论,你对我?”
“正在输入”的时间很长,戚半夏盯着屏幕,没有挪开眼,当两排小字赫然出现,她手一抖,差点砸到蜷缩起来的腿。
一字一句读下来,心下愈发慌乱,吃不准姜白芷的意图,按理说,以她的脾性,不会那么直白。
此时仲秋未过,戚半夏却觉得手有些发僵,打出的字一次又一次删去,最后回了一连串省略号。
那边半晌才发来:“我开玩笑,早点休息,晚安。”
隔了十几分钟,不打算回应对方的戚半夏,在备忘录里,写下一句话:没有月亮的夜里,星星也不会微笑 ;没有我的世界,请你一定要快乐。
“晚安。”对话框仅有的两个字。
到最后,她还是忍不住点击了发送。
第13章 三七
礼拜一,结束一天的门诊,下班前,肿瘤科组织开会。
六点一刻,小会议室坐满医护人员。姜白芷在第二排靠左,旁边的小桌板上放着会议资料。
会议由刘主任主持,他简述上周入院患者的情况,提出治疗方案有争议的几个案例,其中就包括姜白芷的患者。
“小姜,确定使用靶向疗法?”
“患者肺癌晚期,在华雅医院经过三次放、化疗,仍然出现双肺、骨、脑的转移,血小板、白细胞系数都很低,不再适用放、化疗。”
“老张的意思,让患者回家喝药,能保一天是一天。”
姜白芷动作轻缓地盖上钢笔盖,反驳道:“可是没试过靶向治疗,患者才62岁,刚退休不久,应该是享受晚年生活的年纪。”
刘主任话里的老张开口:“患者的儿子想把她接回去,不愿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