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沈岳笑了笑,“我的方子好,制作出来的红薯干颜色好看,又甜又软,现在已经卖出一百斤了。”

沈岳采用的是“三蒸三晒”的方法,先将红薯蒸个七成熟,切条暴晒,然后放回锅中蒸熟,然后再晒,晒完之后,再回锅第三蒸,最后晒至软硬适中,这才制成红薯干。

方法非常麻烦,但成品红薯干比村里人制作的好吃又好

看,还不粘牙,非常适合日常当个小零食来嚼食。

也是基于此,他家的红薯干才吸引到了周路的一干同窗。

这些人除了读书,整天闲的没事干,不是开开诗会,就是到处逛游,红薯干可不正是一个适合闲聊磨牙,美味又方便携带的小零食吗?

沈岳对自己制作的红薯干其实很有信心的,所以才在给周大夫的包裹里塞了一大包红薯干,就是想着借周大夫的手宣传。

毕竟他们在县城也没有人脉不是?

瓜子就是借着培训班,借着李堂的聚仁堂炒起来的,他相信好吃的红薯干肯定也能用类似的方法获得知名度。

当然,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他这边信心满满,林六婶则瞪大了眼睛,“卖了一百斤?”

沈岳点头,“估计过几天就会有人来买,所以就想着买些红薯,多制些。”

有周路拿着羽绒服的制作方法在县城里帮忙,红薯干接下来肯定会大卖的。

既然沈岳都说了生意好做,林六婶也不犹豫了,说道:“我家自留地种了那一点儿,够自家吃了。你五婶、三婶家种的多,能有大半亩,我给你去问问。”

沈岳自是没意见,他在林六婶家里等了一会儿,林六婶就回来了,告诉他两家能卖给他一千六百斤。

红薯这玩意儿不受冻,所以收了之后,就算价钱低,大家也都咬着牙给卖出去。

沈岳按一斤两文钱来收,比他们秋收后卖的价钱高多了,他们是想多卖些,可惜已经没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