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头看着忙前忙后的林老么和刘春华,心里生出一阵无力感,科举考试作弊那可是要牵连全家的事,他第一次感谢分了家,不然万一林大宝的事情被人检举出来,连林小叔的秀才身份也会受影响。
“老大家的,你拿些银子去县衙里打点一下,问问看到底怎么回事,还有老大被县令判打二十大板,打完板子还入要狱两个月,牢房里头阴冷潮湿,就算是在夏天也要盖被子,你拿点钱让牢头给老大一床被子,至于牢房里的吃食就不用管了。”
有了林老头的吩咐,主屋两个哥儿仿佛才找到了主心骨,林老么咬着牙从钱箱里拿了十两银子出来准备拿给刘春华。
“咳咳。”林老头从床上撑起来:“十两不够,至少要三十两,十两问情况,十两孝敬牢头,还有十两买被子。”
“十两一床被子!怎么不去抢!”林老么惊呼,他之前拿十两银子出来都觉得已经够多了。
“你要是不想儿子回来之后成了残废就随你吧。”林老头说完这句话就躺回床上,整个人都好像被抽走了精神气。
或许是林老头的话把林老么吓着了,他咬着牙又从钱箱里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
整整三十两银子,刘春华攒了几十年的私房钱都没有这么多,他看着手上的银子眼睛都直了,走在路上总感觉别人都在看他。
刘春华虽然拿着三十两银子,但他觉得林老头说要用十两银子来打点太多,便自己偷偷藏些下来,等他赶过去的时候,林大伯的板子都已经打完了,他只好先去了牢房那边。
牢头是个充满油水的职位,他根本没在意刘春华的十两银子,收下之后只吩咐下面的人给林大伯一床破被子,让林大伯单独待一个牢房,至于牢房干不干净、潮不潮湿,那就不在他关心的范围了。
林老头让拿二十两银子出来是有道理的,如果给了二十两银子,牢头收十几两,剩下的人分几两,林大伯在牢房里就不会只拿到一床破被子,牢房也会更好一些,不说多干净,至少能够晒到点太阳不那么潮湿。
刘春华再去县衙问问林大伯犯了什么事,他看着县衙高大肃穆的样子,心里害怕不敢进去,在门口转了几圈,想着反正他去问了那些衙役也不会说,干脆就把钱吞下来,回去告诉林老头钱给了,没打听到东西也一样。
果真,当林老头听到刘春华说给了银子也不知道林大伯犯了什么事时,虽然心里难受倒也没多在意,官府的人收了银子不办事的多了去。又问了刘春华几句牢头的事,刘春华半真半假地说了些,林老头也没想过刘春华会偷藏银子,便放过了他。
第123章 流民之灾
刘春华把剩下的二十两银子拿回房间藏好,心怦怦直跳,缓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今天这件事他得死死地藏在心底,不能说出来。
程闻柳差人给林夏至说了林大伯的事,好让他心里有些准备,以后注意提防林大伯。
这件事只有林夏至知道,他不想让家里人担心,便没有说出来。
然而林承祖关注着村里的事,夏哥儿前一天失踪,第二天林大伯就被官府的人带走,还打听不到犯了什么事,不得不让他多想。
林承祖找上林夏至说这件事,林夏至把实情告诉了他。
主屋那边林承祖早就死心了,听了林夏至的话心里依旧阵阵发寒。
今天又听说林老头吐血躺在床上,林承祖根本不想过去,但是他阿爹林虎子作为林老头的孩子,必须要孝敬老人,面子上他们家至少得去个人看看。
于是林承祖就封上二两银子,提着一只鸡去主屋那边看林老头。
不知道林老头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看了眼林承祖没有说话。
倒是林老么欢天喜地的把银子和鸡收了下来,要知道林老么可是早就眼馋林家那边的银子,只是林老头一直严令他们不准和林家来往,他只能偶尔偷偷过去找那边要钱,还不敢声张。
林承祖过来就是为了把这些东西送到,一路上那么多人看着了,不怕再有人说他们不孝顺,干巴巴地关心了林老头两句就走了。
从县城回来之后,林夏至在家里想着流民的事情。这些流民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人,除开那些跟着豹爷做坏事儿的,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干活,就是大家不信任他们的来历,不敢随意雇佣他们。
那天林夏至在被绑架的路上看到很多流民衣衫褴褛,饿得面黄肌瘦,看着很是可怜。
林夏至不是一个同情心泛滥的人但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没看到就算了,他已经看着这些人过得这么惨,心里想着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不止是今年的蝗灾,这些靠着田地吃饭的农民只要遇到一点天灾人祸,有点家底的还能勉强撑着过下去,家里穷的就只能卖儿卖女。
就拿林家村来说,靠着有码头的县城在景国算是富裕的村子,村民们遇到灾荒不说卖儿卖女,也只能勒紧肚皮。
林夏至有金手指能够选种,以后他是不是应该把那些高产的良种和作物推广出去,还有科学的种植方法,也应该得到普及。
有些作物能够适应几乎所有环境,然而不同地区还是有所不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