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随着他对林家人的了解加深,以及林夏至做这些事之后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他开始慢慢明白,这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大家自己掌握赚钱的手段才能长长久久地过上好日子。
养兔一事在背上村非常顺利,他们亲眼见识了秦家一整年养兔的过程,也知道养兔确确实实能够赚钱,现在这个机会摆在大家面前,不抓住简直自己都没脸回去。
当然,这都是穷得叮当响的佃农,手上的钱财都要留着一家人秋收前嚼用,不敢有一次性拿出来买兔子,他们大部分选择了帮林家养兔,每个月拿固定的银钱。
和老秦头他们去年一样,一只兔子养一个月十文钱,养一百只就是一两银子,若是一家人勤劳肯干,汉子哥儿老的小的一起上,养两、三百只不成问题,一个月就是二、三两银子,放在以前他们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有保守的自然也有胆大的,找朋友亲戚借点钱自己买一批兔子养着,到时候卖了兔子所有的钱可都是自己的,兔子长得快回本也快。
背山村的村民不少,光靠秦家的兔子不够,林夏至让祥伯去望山村买了一批,先让望山村的村民每家试着养十几只试试水。
现在是春天,兔子繁殖快,过不了多久就又能有一批一批的小兔子,不怕兔子数量不够,就怕大家到时候养不过来。
养兔子的事林夏至交给祥伯,聚福楼这边也和佟掌柜说好,到时候兔子养出来了不能少买家。
佟掌柜一直闹着兔子不够,现在有了会员卡,聚福楼的生意是更上一层楼,他听说兔子以后会增多高兴得不得了,连连答应下来,拍胸脯说有多少兔子收多少兔子。
林夏至看着佟掌柜这个样子心里暗笑,凭借兔子的繁殖能力,到时候兔子多得有佟掌柜愁的。
林夏至把这些他放在心里的事做完,继续回程家加入香皂研究,下个月第一批香粉能运到江宁县,时间就是金钱呐,耽搁不得。
二月除了农部要操心全国的春耕,也是吏部一年到头最忙的时候,每年一次的考核,三年一次的调动,都必须在二月落下帷幕。
今年的二月正好就是三年一次的调动,吏部的人忙得团团转,升职的、调职的、降职的全部起草好文书,还有去年新晋举人申请做官的,也要按照年前的评测和目前各地官职情况安排。
所有的文书吏部尚书都需要一一审核签字,其中六品以上的官员变动需要由尚书递交给分管吏部的宰相审核批准,而四品以上的官员变动宰相审核之后还要递交给皇帝。
吏部尚书已经连续好几天只睡两三个时辰了,连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在审批这些文书。
宰相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除了管吏部还有别的事要忙,同样如同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
所有的文书过了年就开始起草,二月初就开始审核,终于赶在二月二十之前审核完毕,通过官道送达每个官员或者新晋举人手上。
当今圣上励精图治,手上贪污受贿的官员也少,只要是在自己的官位上好好当值的官员,做出了一番政绩的都有所上升,还有不同程度的褒奖。
那些得过且过的或者理政比较敷衍官员,该调级的调级,情节不严重的就批评一番,如果下次考评依旧如此就要小心了。
而那些做得不好的,降职、降级一个跑不掉,甚至直接摘了他们头上的乌纱帽。
郦水郡郡守这几年将郦水郡管理得非常好,他的治下给皇帝献上了一年两熟水稻、土豆、新纸配方等等好消息,他的官职没有变化还是郦水郡守,品级从之前的四品提高到正四品。
江宁县县令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官职也没有变动,品级从之前的从五品直接跨两级提升到正五品,如果下次考评能够继续保持这次的水准,有很大概率成为四品官员。
同时,林小叔的任职书也到了他手上,果然如程闻柳之前说的一样,被分去了西南的蜀都郡,一个叫原平县的地方,官职是原平县的县令,品级和初入官场的普通举人一样:七品。
周小竹一看到任职书上写着蜀都,脑子就发蒙了,蜀都偏僻贫穷,那地方真的能够做出来政绩吗?
林小叔这段时间看了不少蜀都的书籍,尤其是游记,从书上了解不少蜀都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知道原平县的位置和经济情况,其实在蜀都里这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县城了。
看着周小竹一副忍不住要哭的样子,林小叔拉过他的手:“小竹,你看任职书上写的是原平县,原平县在蜀都西边,那一块处在蜀都边缘,是蜀都同外界交流沟通的枢纽之一,经济在蜀都各县中处在中游水平……”
周小竹听着林小叔不疾不徐地介绍原平县,心里那种紧张、无助、茫然的感觉逐渐消失,在他家相公嘴里,原平县好像不是那么差。
第258章 安置
看着周小竹冷静了下来,林小叔将他抱在怀里:“夏哥儿之前的提议我认真考虑了,咱们把豆腐和飘香十里带去蜀地吧。”
周小竹闻言在林小叔的怀中抬起头:“相公,你想好了吗?”
在等待任职书的时候林小叔每天闲下来都在同自己的想法作斗争,理智上他承认林夏至说的有道理,但是感情上他觉得自己这样做就是在占二哥一家的便宜,让他对二哥一家充满了愧疚。
林小叔在举子宴上就听郡守分析过了,想他这样出身的举子大概率是去滇州郡或者蜀都郡,就算他们家给朝廷贡献了种种有用的东西,已经进了皇帝的眼睛,可是在很多世家大族和世袭高官看中,他这样的身份依旧毫不起眼,若是将他派去了什么富足的地方做县令反倒惹人耳目,或许会给林家找来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