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第156章 历史重演

翌日, 派出去巡逻的哨兵带回一个坏消息,隐士修已经丧命,他的竹楼也付之一炬。

陈燧着人将隐士修安葬。

宋凌霄心情悒悒不乐, 一方面刚刚见过的人, 转眼就丧命, 这事想来令人难受,另一方面, 想到陈燧就是要和这样凶悍残忍的水寇打仗, 心中又揪心不已。

陈燧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劝慰了宋凌霄一番, 将船使出荒滩,往总督府去。

路上, 陈燧为了开解宋凌霄,给他讲解了一番东洋的局势、堪舆, 以及水寇的来源。

水寇并非大兆人, 而是从东洋岛屿中来的人, 生性凶残, 视人命如草芥,他们的存在,如屏障一般挡住了大兆的出海口, 以前三宝太监出海通商的盛况不再出现,都是因为水寇的存在。

所以,只要打掉水寇,大兆就会迎来海外贸易的繁荣新局面。

陈燧之所以答应两江总督的邀请,并不是完全为了给元若帝打开运木头的航路,更多是为了这个。

宋凌霄搞明白这一点之后,当即拿出自己的小金库, 慷慨解囊支持两江总督的打击水寇行动。

半个月后,收集齐全部福建藏书的宋凌霄踏上返回京州的行程。

在运河的船只上,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忘了问一件事。

《汲古画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罢了,这是一件小事,忘了问就忘了问吧。

七月底,福建传来战事大捷的消息,水寇首领之一被俘,福建水师将水寇一气儿赶回了老家,出海的航路再次打通,举国欢欣鼓舞。

九月,武亲王再度凯旋而归,与他离开时的默默无闻不同,这一次,京州百姓自发地、热情地迎接了他,就像元若五年青海大捷、生擒鬼方王时那样。

“啪!”

内厂线报传来,夹在龙纹奏章之中,被元若帝重重摔在地下。

“这是什么?”元若帝面容上浮现起一丝癫狂,恶狠狠地质问道。

负责呈报的宋郢目光垂下。

“你倒是说话啊!”元若帝恼火,近些日子,他服用“仙丹”之后的效果不再那么明显了,短暂的飘飘欲仙之后,是长久的燥热和颓丧,早上照镜子时,竟然在头发里发现许多白丝。

身体的衰败让人脾气愈发暴躁,这些日子里,皇帝寝宫中时时传来元若帝发火砸东西的声音,太监宫女们一个个噤若寒蝉,生怕行差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宋郢和其他的太监宫女不同,他没有地方可以退,没有借口可以躲:

“这是昨日武亲王归京时的实际情况。”

“实际情况?”元若帝冷笑一声,弯腰捡起被他扔在地上的呈报,念道,“‘百姓夹道欢迎,称其为护国神君,真龙降世’?这等大逆不道的言辞,果真是百姓说出来的?不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搅浑水?嗯?”

宋郢沉默。

元若帝扬起呈报,冷笑瞅着宋郢:“宋郢,你就这么把这大逆不道的言辞呈上来,这不是你的作风啊,难道不该连同反贼的人头一起呈给朕么?”

宋郢深吸一口气,道:“回禀陛下,缇卫所已经着手调查了。”

他没法说,这些人不是什么反贼,就是普通老百姓,之所以对人家武亲王夹道欢迎,那是因为水寇为祸已久,武亲王打败水寇,是为百姓着实做了一件好事,不能因为百姓说了实话就要把人脑袋砍了。

然而,在元若帝眼中,只要没有回答到他希望听到的回答,就是大逆不道,就足以让他暴跳如雷。

元若帝“啪”地扔出呈奏,呈奏的硬壳打在宋郢额头上,宋郢躲也不躲,硬生生挨了一下。

呈奏掉在地上,元若帝踏上一只脚,狠狠地踩了两脚,指着宋郢道:“宋郢,朕一向信赖你,可是你看看你办的都是什么事儿?当初朕说要御驾亲征,你拦着不让,说什么危险,让朕搞什么四部总集?!现在你看看,那打水寇的小六儿,都成了护国神君了!国无二君!他是神君,朕是什么?!”

宋郢跪在地上,额头渐渐红起一块,他仍是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