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时砚拿着两份改良过后的粮食酒酿造方子,拎着两瓶儿刚出来的成品,还有一个不知道装了什么的小陶罐儿,找到县城最大酒坊的东家。

对方对于时砚拿出来的成品味道很惊艳

,对时砚的方子很眼馋,尽管极力隐藏,但还是被时砚一眼发现了。

时砚吊足了对方胃口后,把方子用三百两银子卖给了对方,且写了契书,在衙门里备了案,承诺时砚往后不会将方子卖给第二人,除了时砚自家酿着喝,时砚包括他家人也不能用这个方子盈利。

出衙门时,手里两个瓶子还剩下的酒大方的送给了酒坊老板,自个儿手里只剩下一个小陶罐儿。

有了三百两银子的时砚,转头趁着日头还早,找到东城位于县学对面街上一家已经关门的食肆。

这家食肆因为老板经营得当,攒下好大一份家业,去年将食肆搬到府城去了,在府城稳住跟脚后,县城这边儿顾不过来,于是在三个月前,老板有意将食肆转卖出去。

地理位置好,加上有前头老板的好兆头,想接手的人不少,但不知是何原因,竟然一直没有出手。

时砚绕着这二层小楼转了一圈儿,满意的点头,找到老板留在这里的负责人,和人说了自己的来意。

对方开口要六百两银子,时砚挑眉,这个价格,明显是偏高的。

但看对面年轻人红着脸咬牙不肯松口的样子,时砚也不继续追问,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他没兴趣追问人家的私事。

但年轻人看到时砚的样子,不知为何突然有了倾诉欲,苦着脸对时砚道:“我自是知道这个价格偏高,但我也是没有办法,我母亲早逝,父亲偏疼继母生的幼弟,分家之时,更是将家里大半儿家产都分给了幼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