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里安静了下来,赵丽芳开始修改自己的稿子, 然后又写了几千字, 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周末回家的时候, 赵丽芳还是继续埋头写作,把最后的结尾也写了出来。老太太听说已经把写社员们的书写好了, 高兴地说,等到拿到了书, 一定要给家里乡亲们寄上两本!
星期天下午,赵丽芳回到学校, 发现校园里的路上几乎看不见什么人,感觉非常奇怪。走近宿舍楼的时候,原本应该打开门的一间间宿舍也都锁着门,人影无踪。她这是错过了什么?
赵丽芳有点摸不着头绪, 只好在宿舍里继续修改稿子。六月份就要出版发行,现在已经是三月底,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务必要把整个故事都修饰得更加流畅完美。
一直等到晚上八点多,整个学校才又热闹起来,宿舍楼里满是咚咚咚的脚步声。
赵丽芳看着自己宿舍的舍友们像是排队一样一个个走进来,不得不从桌前抬起了头:“请问各位姐妹,你们这是做什么去了?”
卢月娥第一个回答:“游-行去了!”
赵丽芳被这个答案惊住了:“为什么呢?”
“那些工农兵学员,没事找事呗。”杜小倩坐了下来,“动不动就是大字报、游-行、批判会,以为还是当初他们那个时候呢?游-行谁不会啊?我们这些凭着真才实学考上的大学生还能怕了他们?”
蔡敏倒了一杯水捧在手里喝,深有同感的样子:“谁不知道他们那些人是怎么被推荐成工农兵大学生的?谁不知道他们是靠的什么进的京大?怎么还有脸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
进入北大的工农兵学员全都是各地革委会推荐的,其素质良莠不齐,可能会有一小部分比较优秀的人才,不过大部分学员的整体素质确实不高。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啊。”蔡敏把水杯放在桌子上,拍了拍手让大家注意听。
据说伍豪当初就曾经批评过京大新招收的工农兵学员,因为《r日报》头条刊登了一条时政新闻,“外交部长姬eng飞到机场迎接来访的客人”,然后京大的工农兵新生竟为此发生了一次争论,到底外交部长叫“姬eng飞”,还是“姬eng”有相当一部分学员认为是后者,外交部长姬eng,飞去机场迎接来访的外宾。
伍豪很是生气,京大的大学生应该是整个中国最有文化的一批人,可是却连这么一点常识都没有,每天忙着造反ge命,就是不去学习知识文化,这样下去中国怎么办?
宿舍里的姑娘们都笑了起来,杜小倩拍着床板问:“不会吧?这种句子他们都能产生分歧?真的假的啊?”
陈琳琅捂着嘴巴笑:“我也听说过,应该是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