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6页

这一次华夏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在京城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不止江易鸿要参加,孙福民、刘其正、张春君等这一批老一辈的文物修复专家也都会去参加,可谓是专家云集、人才荟萃,称得上是文物修复圈子里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事了。

“打过电话了,孙老师明天学校里还有一堂课,可能要坐下午的飞机过去。”

向南回过头来看了看江易鸿,笑着问道,“老师,我们提前两天就过去,有那么多人需要拜访吗?”

“我是想着早点过去,多和几个老朋友聚一聚,这次见过面之后,以后还能不能见着就不知道喽。”

江易鸿抬起眼看了向南一眼,忽然笑了起来,“也是,我不应该这么早就让你跟我一起去的,让你起码少修复了两件文物。”

向南抬起手来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说道:“老师,我可没这意思。”

“你现在的文物修复技术已经达到一个巅峰水平了,其实用不着还像以前那样,天天都钻在文物修复上了。”

江易鸿摆了摆手,一脸认真地说道,“到了你这个地步,多修复几件文物对技术的突破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有时候停下来多想一想,反而会更有帮助。”

“嗯,我知道了,老师。”向南点了点头。

“那就好。”

江易鸿笑了笑,他也没有多说,像向南这般聪明的人,实际上也不需要他过多地提醒和点拨,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事实上,抛开年龄和辈分,向南在文物修复界里的名望和地位,已经比自己还要高了,就算自己现在还能上手修复文物,只怕也已经不如“向南”这两个字更吸引人了,没看到连国外的那些大收藏家都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也要将向南请出国去帮他们修复文物吗?

在国内文物修复界里,这种待遇也只有寥寥数人能够享受得到了。

江易鸿浑身放松,靠坐在车子松软的椅子上,一脸满意地看着坐在前面的向南,心里也忍不住感叹起来:“带学生最大的成就,大概也就是这样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车子平稳地朝着魔都国际机场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风景飞快地往后退,就如同被摁了快进键的电影,让人目不暇接,轻柔舒缓的音乐在车厢里缭绕不绝,气氛平和宁静。

江易鸿缓缓地闭上双眼,开始闭目养神,似睡似醒,向南则掏出手机来,津津有味地玩着游戏,过了没多久,车子就来到了魔都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