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禇英管不了这么多,带着周成立刻就出发了。出了金陵城数十里,又是那户熟悉的人家。算一算也有一个多月了,于是禇英打算顺便进去看一看,看那产妇恢复得怎么样。

一进那院子,一只小黑狗就汪汪的叫了起来,一群人围着那产妇荀少奶奶,正在院子里晒太阳,逗孩子。见到禇英,众人先是愣了一愣,到底是荀少奶奶先认出了禇英,立刻命人扶了自己,来接禇英,“原来是恩人!前几天守着你们回程的日子,家里人在这路边等了几日,都扑了个空,愣是不知道你们是几时回去的。如今我母子安好,还要来感谢恩人大德呢!”一面又叫人,“快去叫少爷一声,说恩人来了,让他来见一见!”

禇英取上头上的遮阳笠,略扇了扇风,笑道,“不用了,我们此行有急事,只是路过。我是特地来看下你的情况的。”走近了搀着她,又低声问道,“你那伤口恢复得还好吧?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禇英最怕的其实是伤口感染,因为当时操作条件简陋,天气又热。

荀少奶奶抿嘴笑了笑,“很好,只是还劳你记挂着。你走了以后,傅先生又带着他的女弟子来给我换了几次药,依着你说的,他还给我开了些汤药调理;他还说我年轻,恢复得快。”握着禇英的手,她又感慨道,“若不是你和傅先生,我们母子还不知道会怎样,这样的恩情,说是再生再造也不为过;你今天既来了,无论如何也得留在这里吃顿饭,我还有些事情想请教你呢!”

禇英见天近晌午,确实到了吃饭的时候,便也不再推辞。不一会儿,荀少爷也出来了,却是个眉目清秀,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向着禇英直拱手,口里也连称“恩人。”后面跟着一家老老小小,也都来拜谢;荀少奶奶又抱出孩子来给褚英看,一个多月的孩子已经长开了,十分的白胖可爱。

被这么多人捧着谢着,饶是禇英脸皮再厚,此时也直呼消受不起,荀家人这才又殷勤地请禇英上座,备了极丰盛的好茶好饭来招待。禇英见这荀家虽然住着这样一个小小的农家院子,然而吃穿用度,尤其这荀少奶奶和荀少爷,两人的举止皆不似寻常乡绅,不由好奇地问她,“你这夫君是做什么营生?”

荀少奶奶捂嘴笑了,“做什么营生,我也不知,只是今科侥幸中了举,如今还在家里吃闲饭呢!”原来这荀少爷是个读书人,怪道看上去斯文有礼,禇英连忙道,“恭喜少奶奶,如今看来是双喜临门,过几年再考上进士,少奶奶可就越发尊贵了!”

荀少奶奶轻笑一声,“我但凡尊贵,也不靠他!只是我父亲看他顺眼,硬是逼我嫁他,想当初我还不情愿呢!”

禇英就知道这里面有故事,但因为和她不甚相熟,也不好多问,毕竟她也不是个喜欢家长里短的人。匆匆吃完饭,禇英便要离去,荀少奶奶再三挽留不住,于是给了禇英一个地址,说是她娘家在金陵城内的住处;孩子满月后,娘家已经来了人接她,要回城里住一段日子,她让禇英务必再去看她。

禇英想了想,就把自己要在乌衣巷开姨子的事告诉了荀少奶奶,让她回娘家后可以到那里去找人。荀少奶奶顿时喜不自胜,“当真?我娘家便住在乌衣巷,这敢情好!你说说,你那铺子几时开张?到时我准则带了人去捧场!”

辞别了荀家一众人等之后,禇英便和周成加紧赶路;两个人都骑着马,因此很快通过了十里山林,在榆林镇稍事休息后,因为是月夜,两人又接着上路,在第二天上午终于到达了百花洲。

在镇上,禇英很容易就打听到了傅山的住处。因为他的到来,这个小镇已经比以前热闹了很多,傅山的临时医馆也设在此处。

禇英找到他的时候,傅山正在为一个老婆婆诊视,开了几付汤药,因为见她贫窘,不但那些药一文钱没要,还送了她个煮药的粗陶罐子。见禇英来找他,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听说两人是连夜赶来,他又看了几个病人之后便挂了牌子,表示要亲自做饭招待他们。

傅山说要亲自动手,急坏了那几个随侍的徒弟。不但冒浣莲,就连几个五大三粗的男弟子都纷纷上前要求代替师父做饭。傅山很是坚持,禇英也很感动,但是在看到他亲自端上桌子的几个黑暗料理后,她就沉默了。

一桌子人默默地吃着傅山亲手做的饭菜,吃得想流泪,但是谁也不肯多说一句话。禇英略吃了几口就放了筷子,因为她要和傅山谈正事,她也不怕得罪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