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府衙前日已经批了下来,就叫各地门铺就叫‘乘风’驿,海上船队叫‘破浪’。”
“乘风破浪,势如破竹,好名字。”
钟岐云笑了起来。
与何敏清碰面的第二日,钟岐云便不愿再多歇,江南的梅雨天已过,西南季风吹起时,他便带装满胡家的丝绸的三十艘船一路北上。
海上平稳之时,钟岐云闲暇便抱着无数本描述天象、气候的书籍研究,还从蔡老那边拿来十几本几十年前的航海日志研读。
杭州、台州、金陵、姑苏新开张刚挂上牌匾的乘风驿接了些顺路的生意,钟岐云也一并拿了下来。
余周海、杨香冬、蔡老那位孙儿以及几个钟岐云信得过且签下长工契约的掌舵一路随行,皆被钟岐云压着学了不少航海技巧。
所过一州,皆留下钟家船队乘风破浪之名号,一月后回程时,顺道接了不少生意,空余的船只也装载了各地特别的货物带到各地乘风驿中售卖。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皆是当地难得见到的物件,极其惹人眼。
售卖之好,门外来往看客、客户之多,让人瞠目。
那之后,船队再未曾歇下过,传遍钟家船队的‘美事’的州城中,‘乘风驿’也一个接着一个的开张。
短途长路的生意一单单地送上门来,船队船只扩张速度之快,短短两月就增至百艘,南南北北各地游荡,钟岐云自然不会都管,规划好出航时日,他便将运输之事分交由余周海和其余几位掌舵。
杨香冬虽是女孩,说来对航海的领悟在所有人中却是最高的,几月来,学得最多,但是船工皆是男子,她又太过于内心害羞压不住那些船工,钟岐云便没有放心让她带船,一直是跟着他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