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出征,冉闵登台动员道:“朕在邺城,等候尔等得胜归来。”
冉明以及麒麟卫士卒、四万余民夫高声吼道:“决不负陛下所望!”
作为魏国的太子,也是魏国有名的大将之一,领兵出征是不可避免的,谢道韫、刘嫝等诸女早已有了心理准备,除了些许伤感,却没有多少抵触。至于冉昐和冉昀,他们只有七岁,在后世还是玩泥巴的年纪,在这个时代,然而,他们出身在皇家,自然比寻常孩子更加早熟。
在送行的路上,冉昐和冉昀为首,身穿精致的小皮甲,带着冉明的十数个子女,一口稚嫩的声音:“恭祝父王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七岁的小人儿,说出这样的话,冉明不用猜也知道这是有人教的。不过子女的教育,还轮不到冉明做主,在冉闵看来,未来接班人的培养是无比重要的大事。
冉明带着麒麟卫和四万余民夫,足足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才抵达不其城。望着这座亲手在他手上建筑起来的坚城,冉明更是感慨万千。冉明并没有进城,而是直接进入了军营。此时出征大军在的大营,绵延十数里,营盘浩大,战舰林立,格外宏伟。
冉明在远处远远眺望,这军营就如一栋城堡一样。
想着这城堡里的精兵猛将都归他指挥,胸中有股莫名的豪气,这一次他是实打实的三军主帅,手握近十万大军的军事统领,只是想想就觉得豪气万丈。冉明这一次打了一个迂回,四万五千民夫,在冉明看来,这就是四万五千军队,根本不存在什么随军民夫之说,麒麟卫和讲武堂的学生,将是这些民夫的骨干,冉明将后勤补给的任务交给了中南开发公司和南洋开发公司,这些专职的团队,在效率上肯定比业余的民夫更加有效。
晕船是冉明面临的一个大难,在魏郡附近征召的民夫,基本上都不会水性,晕船的现象肯定会有,这不是一两千里的水路,而是万里远征,一旦有晕船的人,这么远的距离,他们肯定坚持不下去。
冉明就让这些民夫,先参与适应性训练。
魏国的海军是从原来一千余长水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九年以来,长水军几乎成了冉明的私军,冉闵都采取了默许的态度。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更不支持。要人没有,要钱也没有,想怎么玩,都随冉明折腾。不光是海军,海军陆战队也是冉明的私军性质。
总训练将军是冉明大徒弟陈勇,三个营的统兵校尉都是冉明的徒弟。
陈勇率领冉明的一众弟子迎接冉明的到来。要说,这众人里面还有刘牢之和胡彬。这两个少年都是从七八岁开始跟随冉明,现在刘牢之已经十五周岁了,胡彬也十六岁了。
“道坚,听说你混得不错啊!”冉明笑道:“现在都成海军陆战的军候了!”
魏国海军陆战队,也是采取汉制,既二伍一什,五什一队,二队一屯、五屯一曲。曲候军候,一个曲的标准编制是五百人,这相当于后世的加强营。
看着冉明,这个历史上评价并不好的刘牢之,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将军过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