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李恪很满意。
苏定方则是一脸严肃,没有多说话,这是他对待下属的一种态度。
巡视完重骑营的训练,李恪和苏定方刚回到行辕,就见王中长又急急忙忙的走进了大厅。
“殿下,捷报啊!”王中长兴奋的喊道。
“这都第三战的捷报了,你怎么还这么兴奋啊!”李恪笑道。
“殿下,陈将军率领四万精骑全歼了吐谷浑五万精骑啊!”王中长急忙开口说道。
“真的?”李恪腾的一下起身问道。
“真的,是朱童发来的密保!”王中长认真的说道。
“殿下,黑骑军成也!”苏定方也高兴道。
李恪笑道,“是啊,黑骑军终于成军了!”
李恪跟苏定方说的成军,就是说经过这三战大捷,现在陈其率领的这支黑骑军达到了骑兵的标准要求,已经可以真正的成军了!而之前的黑骑军虽然被成为黑骑军,但在李恪和苏定方的心中,那支没经过战争洗礼的大军不算是一支精锐的骑兵,还不足以独自成军。在李恪的黑衣卫中,一支骑兵的形成都是要经过战争的洗礼和军功的积累才能被确认,像鹰卫、像狼骑营、像鬼面骑和重骑营无不是这样。所以,在李恪的黑衣卫中,可以这么说,所有的骑兵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名号,而不是李恪封一个名号,你就可以被称为精锐之师的,这样会遭到同是黑衣卫其他骑兵的嘲笑。也正因为这样,黑衣卫才会称为大唐独步天下的精锐。当然,这里面还有李恪的治军思想,那就是职业军人制度和抚恤金制度,这两项制度既解决了士兵吃饭和养家糊口的问题,又解决而来士兵伤残之后或者退伍之后的生计问题。所以,在李恪的黑衣卫里,除了哲羽这个变态搞出了一日是鬼面骑终生便是鬼面骑的誓言,使得鬼面骑的势力大涨之外,其他的骑兵中士兵在战场上都是身先士卒,都是敢于为李恪拼命的人。
“定方,你怎么看这三场大战?”李恪向苏定方问道。
“三战三捷,这头功已经被庞孝泰和陈其夺得,估计今后的战争不会有陈其和庞孝泰什么事情了!他们有可能会被李绩安排到另一些不重要的方面去被动防守!”苏定方分析道,“李三战三捷提升了大军的士气,对新军的鼓舞很大,李绩肯定会抓住这个时间派出新军跟吐谷浑作战!”
“但愿吧!”李恪淡淡一笑,他觉得李绩在这方面有点小肚鸡肠了,将陈其和庞孝泰派到主战场之外的地方去被动防守。但是,一想到薛仁贵和宇文过两人还在李绩身边,还能参加大战,李恪也就不在多想。
第五百四十三章 粮草没了
苏定方在幽州专门给李恪修葺了一座行辕,李恪自然不能拂了苏定方的心意,便在幽州住了下来。再者,幽州和太原的距离不远,李恪认为只要太原有什么大事,快马两天就能到幽州,他无需担心。所以,李恪在幽州的这段时间,经常和苏定方对弈,然则闭口不谈军情,其余的时间都跟武媚娘谈论诗赋,抚琴而歌,生活倒是很悠闲。在这期间,王中长又给李恪拿来一份密保,内容跟苏定方说一样,李绩将庞孝泰和陈其的骑兵调到了朔方北线,让他们防守吐谷浑大军北逃,自己则是率领新军十万和幽州、同州五万骑兵杀向了扰兰(治化隆,今青海化隆西南),扰兰是吐谷浑的汗帐所在地,李靖的想一举击溃吐谷浑大军,他觉得三战皆胜,大唐士气正盛而吐谷浑士气低落,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李恪对于李靖的战术没有做评价,只是淡淡的一笑置之。王中长也清楚北王的心思,便不再将这样的消息传达给李恪。但即便如此,李绩的大军在跟吐谷浑的大军接触的第一战中薛仁贵和宇文过率领是五万铁骑一举击溃了吐谷浑十万大军的消息也让王中长欣喜不已,薛仁贵和宇文过是他的学生,他自然很高兴,便将这件事情禀报给了李恪,李恪听后也是淡淡一笑,他心里清楚薛仁贵的能力,绝对能在这次大战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