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历史上,坐了十九年太子的杨勇最后还是被废,幽禁了几年之后,杨广即位登基,立即假拟文帝诏书赐死杨勇。死后封为房陵王,但是他的十个儿子却一个也不得承嗣。杨俨等已经封王的八个郡王早在杨勇被废时也一同废为庶人,等到杨勇被赐死,杨俨等人也全部被下诏流放岭南。但是杨俨最后并没有流放到岭南,在半路上,他们就被自己的外祖父云定兴赶上,亲手一个个的将自己的外甥们给毒杀了,用外甥们的性命为自己换取了一个富贵前程。

不过此时,虽然朝野屡屡传出二圣对太子不满等流言,但大多数的人还是觉得,太子虽然不如从前得宠,但这大隋江山最终还多半会是由杨勇来继承的。杨俨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特别是最近,皇帝接连诏见太子入宫,甚至留膳,这在他看来是一个极好的征兆,表示着父亲的太子之位又已稳固。在这种利好的情况下,杨俨也觉得自己的地位又算稳固,他堂堂一个郡王,在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在易风面前认怂。

此时的碰面,就是一次交锋,争夺的目的当然是东宫继承人之位。

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杨俨轻咳一声,“对面可是武州总管易使君当面?我乃东宫长子长宁王俨,在此幸会!”

他虽然嘴上说着幸会,可却坐在车厢里一动不动,甚至连车帘也没掀起来一点。那态度倨傲无比,完全就是把易风只当成是一个边疆总管对待而已。

易风骑在马上,哪会听不出杨俨话中的意思,他这是故意不提自己的皇孙身份,这是想要用郡王身份来压自己的郡公身份了。易风轻笑一声,对这种手段嗤之以鼻,当下扬声笑道:“哈哈哈,在下就是易风不假,不过还有一个名字只怕长宁王也不会不知道,怎么?弟弟见了兄长当面,难道不该出来行礼吗?”

杨俨脸一沉,低沉声音道:“小王可不知还有个兄长在上,易总管说话可得当心点,莫犯下大不敬罪名。”

“某刚自宫中面圣归来,陛下刚才亲自称呼某为杨林,已经让我认祖归宗,从此起,我是易风,易风就是杨林,东宫嫡长子,皇家嫡长孙。杨俨,还不出来拜见兄长!”易风冷冷说道最后,直接大喝出声。对于区区一个杨俨,他是不怎么放在心上的。可既然对方不自量力的想要踩自己一脚,那自己也就没必要和他客气。

杨俨在车厢里紧咬着牙齿,脸色阴晴不定。可最后,他觉得易风没有骗他,如果天子没有说那样的话,那易风刚才就犯了真正的大不敬罪。这样的话没人敢瞎说,没人敢假传圣旨。而如果那是真的,那自己眼下就真的只能出去见易风了。大隋极重孝制,以孝为本。而孝,正是讲究上下尊卑君臣纲道。易风既然已经认祖归宗,皇帝都认可了他皇家长孙的身份,那易风就成了杨俨的兄长,而且还是嫡兄。嫡与庶的区别是巨大的,越是皇室天家,这种嫡庶之别就越重要。以前东宫没有嫡子,因此诸庶子以长幼论尊卑,他也得以在诸兄弟中脱颖而出,成为特别的一个。可是现在,易风将东宫嫡长子的身份一抛出,哪怕易风还只是个郡公,可他这个郡王却已经不得不走出马车,向易风行礼请安了。

这就是宗法时代嫡庶之别。

起身的时候,杨俨的手用力的捏成了拳,指节发白。

长长的几个呼吸之后,他终于掀开马车帘子,跳下马车。

易风这个时候才注意到,杨俨脸色有些苍白,但个子修长,眉目间甚至和自己长的也有几分相像。看来当初独孤皇后怀疑杨俨是云氏在外面和别人苟和的野种猜测是错误的,杨俨虽然确实是杨勇和云氏在外野合而生,但他确实是天家皇室杨氏血脉。

易风骑在马上没有下马的意思,就那样居高临下的打量着杨俨,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他其实很期待杨俨不肯退让,巴不得杨俨闹的大些,这样一来,他就有足够的理由好好教训一下这位王子。当然,教训杨俨只是顺带,他最希望的还是以此向杨勇转达下自己的态度。甚至,他都并不担心若是教训了杨俨,得罪了杨勇,这事情传到杨坚夫妇的耳朵中去。他现在入京后暂住元府,他若是教训了杨俨,相信杨坚夫妇只会以为是他知道了太子妃元氏的死因,因此做为人子对于云氏母子的报复,这不但不会成为坏事,反而可能会让杨坚夫妇理解。

不过杨俨终究还是让易风失望了,杨俨面对着易风抛出的杀手锏,直接就认输了。

生为一个庶子,对于嫡子骨子里就是有一种自卑感的。因此当易风说天子已经承认了他这个嫡长孙时,杨俨只能绝望而又无奈的走下马车,向易风躬身行礼,拜见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