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易风真没想到杨坚竟然知道此事,更想不到杨坚竟然误会他和宇波私下有什么。当下连忙解释:“孙儿和临洮郡主并无半点私情,只是向与玉波表妹关系亲近,表妹因不愿意嫁与长宁王或者河南王,因此离家出家,跑到我府上求我暂时收留,我也没有考虑太多就答应下来了,但真没有其它什么私情。”

“没有也好,要不然这事情我都不知道要如何跟广平交待。”

“陛下,孙儿斗胆说一句,婚姻之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可如果玉波表妹不中意长宁王和河南王,可否尊重她的意愿呢?”

杨坚瞪着眼睛盯着易风:“你真的跟玉波没什么?”

“请陛下明察。”

“那你管那么多做什么,你退下吧,先回去处理好你自己的事情。”想了想杨坚又道:“那红拂女既然已经如此,那你就收纳为妾吧,朕赐他一个媵妾之封。不要再折腾出什么事情来了,回去就把玉波送回去,另外再好好准备下,初八就正式迎娶素君入门。”

“遵旨。”

“滚吧!”杨素笑骂着挥手让他退下。

第343章 副相

易风向来以为,被当做棋子不怕,怕的是没有价值连个棋子也当不上。哪怕一开始只是被人当做小卒子,可只要能过河,小卒子一样有机会将死老帅,因此,易风对于杨广和杨勇二人明显的拉拢利用,都并不反感,至少表面上他从不反感。甚至他知道,自己其实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成功的成了皇帝杨坚手中的一枚棋子,而且他这枚棋子已经成功的渡过了楚河汉界,这也意味着,自己的身价已经大涨,不再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左右,现在的他除了不能后退和前进之外,还有了能向左和向右的选择余地,因此他的威力也大的多了。

看准了这一点,易风并没有过多的去破坏自己在杨坚心中的份量,甚至,他还在想办法不断的加强自己在他心中的份量。对于太子和晋王二党的争斗,他表面上是不偏不袒。偶尔当杨坚问到他的态度时,他也尽量避免真正的支持某一方,比如燕荣案之时,他没有跟着太子和汉王他们一起对杨广痛打落水狗,等到王世积案时,他也没有跟着杨广杨素对高颎穷追猛打,他表现的尽量不掺与其中。但是,他也总是抓住机遇,为自己谋得好处,增强实力。比如在燕荣案时,易风就努力的在争取着加强对幽州的影响力,最后结果则是意外的成了幽州大总管。而王世积案,他表面上没有掺与其中,实则是高颎被逼出朝堂的重要幕后谋士,其得到的好处也是其为明显,高颎失去皇帝信任,连带着高颎为主导的那份幽州府诸总管刺史名单也被皇帝抛弃,由皇帝一手选中的诸总管刺史,并非任何一皇子党的成员,他再次成了最大的收益者。

不过易风也得承认,他现在其实好比在钢丝上行走,在鸡蛋上跳舞,是相当危险的,一个不慎就有可能粉身碎骨。不论是杨勇还是杨广,他们都不是如今的易风可以对抗的了的。因此易风很聪明的利用了如今的局势,玩起了危险游戏。在杨勇那里,他没有完全拒绝杨勇的拉拢,虽然没有马上答应,甚至有点冷淡,但这种态度把握的正好,让杨勇既存着几分期望,又不会马上识破他的真实态度。而在杨广那边,他表面上很卖力的在为杨广出谋划策,甚至提供不少钱财军械的资助,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对杨广并不真正的信任。

易风总结出结果,暂时还不能跟杨勇真的闹翻了,他还需要太子嫡长子这个身份。正是因为这个掺水的身份,让他在杨坚面前得到了如今的机遇,没有这层身份,他这个小卒子就上不了皇帝的棋盘。而他也不能真的就跟杨勇站到一边,他经过在京中的这段时间,已经深刻明白了为何历史上杨勇会被皇帝临老还废掉了,这是一个太过平庸的太子,若是没有杨广这样跟他对比显得悬殊的皇子,也许他还有可能继位,但既然有杨广这样更优秀的皇嫡子,他就很难接位了。易风就算站到他那边去了,也不可能改变的了什么结果,诸皇子的激斗,虽然让两边不断有高层落马,但总体来说,局势是对杨勇这一边越来越不利的。如今连杨勇这边最大的靠山高颎都失利靠边站被赶下牌桌了,他再站过去,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不说他知道以眼下局势杨广必然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就算他能回天改命,帮杨勇取得胜利,最后登上皇位,可以他和杨勇的这真正关系,杨勇一即位,那就是自己的终结之日了。就算易风再傻,他也不可能真的帮助杨勇啊。

历史上的杨坚还有五六年的寿命,也意味着不出意外这个天下还有五六年时间由杨坚说了算。因此,现在易风尽量不愿意公开掺合到太子和杨广之间的破事中去,他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尽量争取得到皇帝的支持。

如今的情况,天老大地老二,杨坚这个天子是老三,一切还都是他说了算。

皇帝让易风正月初八正式迎娶李丽仪入门,易风没有回绝,他也没有回绝的权利。不过对于这门婚事,易风说不上反感,但也说不上有多期望。这本质就是一门政治联姻,只不过稍好些的是李丽仪他是见过的,甚至还是比较满意的,比起那种纯粹的父母之命的包办情况要好的多。婚事临近,不过易风却没有把半点的精力放在这方面。他觉得自己应当多向杨坚证明下自己的价值,赶了一个通宵,易风把自己的那套战场急救和伤兵疗养的计划完善,然后上奏给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