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易风稳固怀荒,并取得北上与铁勒作战的胜利后,三蕃依附,易风大力扩建骑军,最终组建了怀荒骑军。
易风入京以后,钦点李靖为骑兵总教练使,助他训练骑兵,又以单雄信、秦琼、张金称、王伏宝等统领骑兵。虽然怀荒军编制庞大,但也有侧重不同。野战军是易风重点打造的战斗部队,而野战军中,一切兵甲配给,人员精选,骑军总是能得到特别照顾,不但军中所有勇武能战者会被优先选入骑军之中,甚至就连薪俸也要远高于其它部队,装备上,也是优秀供应骑军。讲武堂的受训军官、军士分配,也都是倾斜于骑军。
可以说,野战军是怀荒军的精锐,而骑军则是怀荒军精锐中的精锐。
怀荒骑军的扩张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从最初只有一团骑兵,到如今,怀荒骑兵已经组建了骑兵二军,并获得了易风亲赐军号,虎翼、鹰扬。这两支骑军甚至拥有了自己的炮兵部队、工兵部队。
从骑兵三营扩建为骑兵军,再到骑兵军一分为二,扩建为两军,骑军的扩充速度比怀荒任何一支兵马都要迅猛。
自从控制燕山,并得到了三蕃的依附后,怀荒的战马来源丰富,特别是怀荒边市的兴盛,使得大量的牲畜涌入怀荒,战马的价格也不断下降。怀荒军不用自己养马,就能从怀荒市场得到大量的战马,怀荒军可以从中挑选出最优良的军马送入怀荒军马场进行训练,然后源源不断的供给怀荒骑军们最优秀的战马。
对于怀荒骑军来说,他们从不缺战马,也不缺优良的战马。
每一个骑军,都拥有了三匹战马,一匹主战骑乘,两匹备用战马。此外,骑军还配备了大量的骆驼、挽马、骡驴组成的辎重后勤营。
虽然怀荒骑军不是重装骑兵,可他们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轻骑兵。针对突厥骑兵以轻骑兵为主,几本不配备重骑兵的特点,加上突厥人长于骑射,又擅长于马上格斗冲锋,近战也很勇猛的特点,虎翼和鹰扬这两只骑军的装备,也是有针对配置。
虎翼和鹰扬两骑军,他们抛弃了传统的铁札甲和皮甲,而是装备了怀荒物产的百锻钢板胸甲,这种胸甲顾名思议,由胸前和胸后各一大块钢板甲组成,而手臂和大腿放弃了护甲,只着丝制战袍,他们戴着钢制头盔,战马则披绘虎纹皮甲,腿着防刺重靴,外加一件丝绸织金防箭重披风。这套装备最核心的部件就是胸甲,这胸甲光滑锃亮,略副弧形,明亮如镜一般,每件胸甲的胸口都刻有一只伏虎,因此这胸甲也被称为伏虎镜甲,也有人直接称为光甲,镜甲。这胸板甲坚固无比,拥有极强的防箭能力,但却远比想象的要轻的多,采用钢材打造,而不是铁料制作,使的他坚固性能大增的同时,也大大轻薄起来。而经过水力锻机千锤百锻的冷锻打造,轻薄的钢板甲却又极其坚固,远远超过那种重达五六十斤甚至是七八十斤的重装甲的防御力。衬了牛皮内衬的抛光钢板胸甲,其实只有十六斤,这个重量甚至比一套皮甲还要轻。
骑兵们装备的武器则以锋利的骑兵刀为主,再加上长矛、短剑、手弩、圆盾、标枪五种武器,长矛用来冲锋,标枪用来投掷,骑兵刀则近身格斗。这些骑兵自一开始,就被严格的教导,骑兵的威力在于集群冲锋,而不是单打独斗,甚至怀荒的骑军的作战方式与传统的骑兵方式也有极大的不同,他们并不强求迂回作战,奔走骑射,他们的训练最终目标就是把骑兵训练的如步兵一样能随时排列出整齐的队列,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能,迂回穿插,侧翼突击,最后用整齐的骑兵阵列,发起集群阵列冲击,辗压砍杀敌人。
让骑兵训练的跟步兵一样凭阵作战,这样的要求确实极高,但效果也确实很好。一直驻扎在乌沙堡训练的骑军,多次外出实战,检测得知,就算还没有完全熟练的这种骑兵阵列冲锋的作战方式,也经验能把比他们更加熟练马上作战的突厥骑兵们砍的屁滚尿流。
而易风却还给这两支骑军配备了专门的工兵营、辎重营和炮兵营,尤其是炮兵营,装备了大量重弩、车弩、乃至床弩,还有投石车。配合工兵,他们能在战场上,迅速占据有利地形,然后设拒马、挖濠沟、陷马坑、洒铁蒺藜,筑土墙,立营栅,更好的配合骑兵作战,使得骑兵可攻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易风这样见多识广的穿越者来说,他知道,就算他有足够的马匹,可要想跟突厥人比骑战,短时间内,没有个十年二十年时间,他是难以训练出一支足以和突厥人比肩的骑兵的。因此,这也就说明,如果用传统的骑兵作战方式,也就是说用突厥人的骑战方式,那学生永远打不过师傅。易风不能用突厥人的战法,他得用自己的战法。突厥人天生骠悍,骑术娴熟,但他们缺少纪律性,缺少服从性。
培养精锐骑兵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哪怕有许多蕃人加入,也一样很难。汉时骑兵一度锐利,可那是因为汉武帝在长安建立了常备骑军,还在民间养有大量马匹,同时关中地区的那些良家子也自小就练习骑马射箭,这既保障了战马来源,也保障了可靠的骑兵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