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他不由的又想起了皇太孙,那个年轻人,锐利的目光,总有一份压制不住的勃勃野心,之前他很不喜欢杨林。觉得他太过锋利,而刚过易折,他觉得杨林缺乏稳重,没有杨广的那种隐忍,不擅长掩饰自己。可现在看来,这些都似乎是这位皇太孙的长处和性格。

皇太孙现在手里有怀荒军和幽州军,兵马恐怕不下二十万,若加上三蕃兵马,说不定能凑起三十万人。

这是一支极强的力量,而他的手里,现在也有整整二十五万大军。

若他与太孙联手,这力量已经敢叫日月换新天。

五十五万大军,这是多强的力量,超过大隋半数的兵马。

自幽云而下,顺势就能席卷天下,横扫关中。

想想就让他激动,若能功成,这份功劳,甚至能远超当年助大祖定江山的并州总管李穆、幽州总管于翼,名将韦孝宽,这三位当年在尉迟迵起兵之时,最终站到了皇帝的一边,成就了皇帝的帝业,也赢得了李、于、韦三家在朝廷二十年的恩宠不断,荣耀不减,就算他高颎执掌朝政二十年,可论起家族荣耀,都远远不如这三族。

“可我凭什么让太孙相信我?”高颎自问,特别是他刚刚还想借突厥人之手削弱太孙的实力,表现的那般明显。

“我需要一个投名状!太子就是最好的投名状,晋王也很不错。”

“可我真的要这样做吗,真的只能走这一步了吗?”高颎愁肠百结,难以决断。

第472章 如芒刺背的杨坚

三月的京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光烂漫。

早朝之时,杨坚向大臣们高兴的道,“前方捷报频传,西线陇右,越国公杨素与达头遭遇于灵州之北。达头统十余万骑进攻,却丝毫不能突破越国公防线。而在中路,太子偕高颎、贺若弼、韩僧寿率十五万大军已经围住运云内,堵住长城口,断了突厥人的归路。而更好的消息,则是东路元帅皇太孙杨林先故意示弱诱突厥军深入代北蔚妫二州,然后奇兵四出,对突厥军各个击破,目前已经歼灭突厥军两万,俘虏三万,并成功的将三万突厥败兵团团围困于妫州,那三万突厥军已是瓮中之鳖了。诸位臣工们,北伐形势一片大好。”

“天佑吾大隋,天佑陛下!”

“臣等恭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