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爷好。那女子弯腰行礼,道:天色不早了,夫人让我请姑爷公子吃饭去呢。

闻不就笑道:我记得你,你是母亲身边的贴身丫鬟柳明是不是?

柳明直起身子,她年龄二十左右,眼神明亮,举止大方,见闻不就记得自己名字,笑着说:姑爷好记性。

闻不就笑了声,道:这就去。

闻不就带着柳衿去正房,屋内点了蜡烛,桌上摆满碗盘,鸡鸭鱼肉一应俱全,应季蔬菜摆了一圈。

来了?柳母从屋内走出来。

娘。柳衿连忙跑过去环住柳母手臂。

知子莫若母,柳母只看了眼柳衿,笑呵呵说:这么开心?

柳衿不好意思摸摸耳朵。

你们父亲今晚有事,我们自己吃。柳母说,不就啊,我叫厨房多做几样菜,你可得多吃点!我看你太瘦了。

闻有德之前待闻不就不好,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今的闻不就全靠脸和气质撑着,脱下衣服干瘦如柴。

闻不就开玩笑道:就怕母亲心疼饭钱。

柳衿连忙掏出小荷包,道:娘你不能心疼,我这有!

去,娘还能亏待他?柳母刮了下柳衿鼻头,哟,这才多会,知道疼人了?

柳衿红着脸讷讷不语,抬眼看向闻不就。

都说灯下美人,昏黄烛光中,柳衿玉白的脸上杏眸顾盼生辉,眼波流转欲说还休,几分羞涩几分期盼,闻不就恨自己没有相机,不能拍下他此时模样。

母亲,我们先吃饭,一会菜凉了。闻不就替他转开话头。

柳母笑道:行,知道你们感情好,我是一个撞两,撞不过哟。

娘~柳衿拉扯柳母袖子。

好好好,吃饭。柳夫人这才放过柳衿。

用过饭,三人围坐。

娘亲,我有件事与您商量。闻不就给柳母端上热茶。

柳夫人接过茶碗,说:好孩子,你讲。

闻不就道:我见您给我的红包中有三张地契,是南街的铺子,不知生意如何?

柳夫人说:那三间铺子是我的嫁妆,一间茶楼一家布庄还有个衣铺,后院无论姑娘丫鬟都可以绣点东西放衣铺卖,让她们自己赚点零花钱。

至于生意,茶楼布庄大差不离每月赚四五两银子。

柳夫人扶着鬓边银钗道:外面说咱家有千金万金,又不是金矿哪里来那么多钱。娘不瞒你,各个铺子的周转,打点,全家老小吃穿用哪个不花钱,刨去各种花销咱家一年也就存百两白银。

闻不就心道,如此算,柳府确实富裕,不愧是永安县首富。

这个时代,一户人家二十两银子够用一年。

闻有德为了二十两白银把他抛给柳家,没想到把他抛进银窝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