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出来后,官府拿着封条把汪家的门给封了。
看来汪家被没收了。
过了一会儿,有官兵走过来围观的人前面,喊道:“谁是汪家的佃户?”
他喊了几次,才有一个老头巍巍颤颤地走上前来。
官兵把官府对于汪家的田产的处理说了出来,反正就是让佃户们田继续种下去,过一段时间有人来买了田产,再把佃户和田产一起转到新主家门下!
老佃户也不知道听没听清楚,只顾着点头。
不过旁边没有出面的壮年佃户可是听清楚了,听到不会没收他们的田,只是换了个主家,都高兴了起来。
官兵走了后,汪家的女人小孩全都坐在汪家门口上哇哇地哭,围观的人都看不下去了,慢慢地散了。
李承乾和桂娥自然不会留在那里看了,带着一班子家丁丫环,慢慢地走回家。
桂娥感叹道:“哎,刚才来看的时候,还带着对汪家的一股气呢,现在看到他们家的那些孩子哭哇,心里不好受!这汪家老爷也真是的,有了田有了业,还干嘛去做那些没天良的事情呢,这不是到头来害了家人吗?”
李承乾对于她的话,点了点头:“这倒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可恨?对啊……”桂娥似乎想起什么来,说道:“汪家那个老夫人,刚才看她哭得最大声,最凶的,平时可坏了,我好几次看到她都气得牙痒痒,没想到她也有今天这样儿!”
听着桂娥说着汪家老夫人以前种种坏事,李承乾一一点着头。
果然是应了那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坏事做多了,最后落到这样的下场,连让人可怜都可怜不起。
水泥厂有了蜂窝煤的出现,产量很快就给提升了,水泥也能完全满足飞信局总部工地的需求,而且还有了大量的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