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科举入官途 澜桥映雪 1574 字 2024-03-15

等到第二日一早,回到书院后,除了继续忙着筹划校报的事情外,便是宿舍—饭堂—教室,三点一线,规规矩矩的学习生活,也着实让贺书渊受益匪浅。

等到下次书院休沐的时候,贺书渊回到家,得知那尚书家的小姐,已经派人,将他给她弟弟做好的成长手册,取了回去。

并且,同时留下了一个黑漆描金的大匣子,说是多谢贺书渊劳心费力的谢礼。

贺书渊打开那黑漆描金的大木匣,只见里面杏黄色锦缎上,摆着几支上好的湖笔,一方端砚和两条徽墨,合计大概也要有四、五百两银子。

明明都是酬劳,可是人家给的不是银子,而是读书人喜欢的笔墨纸砚,这份顾及他人的感受,让人觉得被尊重的心思和做派,不愧是高门大户里出来的小姐,让贺书渊也不由得不对她高看一眼。

不过,对于贺书渊来说,这些事情,都不过只是个小插曲罢了,毕竟以他们两人的身份,估计以后都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

他的全部精力,还是都放在了校报上。

半个月后,第一期松山书院的校报,刊印了出来,报头处是松山书院山长,路远行的题词和开刊语,其中蕴含的殷殷期望和对未来的展望,都让松山学院的学子们,群情激奋,干劲十足。

先不管这份校报,以后的效果如何,就目前来看,这份校报,就已经起到了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的作用,让路山长十分的满意。

当然,校报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贺书渊可不想因为冒进,而导致校报的失败,所以,并没有一上来,就按之前他所说的那样,开展什么时事策论的讨论,而是把第一期校报办成了一个系列,题为《我的祖国》。

这一系列,共有三期,每十天一期,分别从地理、人文和现状三个方面,概括介绍了国家的情况,让学院的学子们,对祖国各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才能谈得上发表意见。

因此,别说学院里的学子们了,就连学院里的老师们,在拿到第一期校报的时候,都不禁惊讶的合不拢嘴!

“这些都是你画出来的?”路远行,路山长指着第一期校报上,简单勾勒出各个州府疆域的地图,对站在他面前的贺书渊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