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科举入官途 澜桥映雪 1612 字 2024-03-15

没有哪一个,手握天下的君王,愿意被民心裹挟,即使明明知道,顺应民心,是件极其正确的事情,但是,心中也会,不自觉的产生,抵触的情绪,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难免会走偏,变得与民心,越走越远。

可是,贺书渊的这篇文章,却十分巧妙的,从天地间的根本入手,指明民心,其实就是天道,在世俗间的具体体现,因此,顺应民心,其实就是,在顺应天道!

作为天道之子的天子,遵循天道行事,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这样一来,皇上对于,民心的顺应,也就会少了,心里上的抵触。

能臣是什么?拥有超出一般人的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这种能力,被当权者,所赏识,所认同,最终,能够落到实处,否则,再强的能力,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水中之月罢了!

皇上兴致勃勃的看完了,贺书渊关于本届春闱,“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的经义策论后,又有些意犹未尽的,抬起头,看向站在,书案后的任志伦,笑着开口问到:“贺书渊所做的时务策论呢?想必,也定会,十分精彩吧!”

任志伦被皇上,这么一问,也不由得笑着,点了点头,上前一步,将拿在手上,贺书渊所做的时务策论,平铺在皇上面前的书案上。

皇上忙低头,迫不及待地看了过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其正无,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矣!”

皇上呆呆的看着,眼前试卷上的字,只觉得头皮发麻,半响后,才低声,喃喃的自语到:“福祸相依,正邪反复,善恶有变,最终结果如何,全在…全在,朕的态度…”

“风闻言事”这项制度,从最初,起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到现在,变得越来越,捕风捉影,弄得人心惶惶,让他内心深处,渐渐变得,迷茫起来,不知道,这项制度,到底该不该,继续实行下去,朝中一些,高官大员们,也俱是争论不休,最终,也不能,得出个,具体的结论来。

所以,吏部尚书任志伦,才在本届春闱的时务策论上,出了这个题目,原本,也没想过,真的有人能够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只是想要看看,朝堂外的读书人,都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但凡能有,一丝的启迪,也是好的,可是没成想,贺书渊的回答,竟然真的能够,解开这团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