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少年是例外,那么余下的五位受害人就都和西巷菜市有联系了。
“排查吧。”宋宁道。
整个下午,他们都在菜市和这里每一个摆摊的人说话、问话,甚至于他们的家人也不例外。
将近酉时,卖菜的摊贩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才做完事回衙门。
宋元时也没有回家,在衙门里等他们,鲁苗苗将买的饺子和烧饼包子放好,几个人围着桌子讨论下午的收获。
豆子没见过这样的方式,一边吃包子一边好奇听着。
“……这么说,这些死者之间的联系,查到关系了?”宋元时问道。
大家点头,乔四却叹气:“但今天下午查问了一番,都认识着五个人的基本没有,比如难得去菜市的施钊伟,就算是说了外貌,也没有人记得。”
“那么,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宋元时问宋宁,“假设凶手是菜市的人,那么,他会不会还有别途径认识被害人?”
宋宁下午也在想这件事,施钊伟和另外一位受伤的少年,都属于很少去甚至不去菜市的人,如果他们确实是同一个凶手作案,那么他们和凶手,只有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认识。
会是哪里?宋宁问乔四:“少年才十七岁,平时读书吗?”
“读!但三天打鱼两晒网的那种,他家的家境还不错。”
少年读书,施钊伟也读书。
“读书?”秋纷纷惊奇地道,“会不会是……肉书生?”
又在菜市又爱读书,两个条件都符合。
宋宁翻看下午做的总结笔录,翻到肉书生的这一栏,道:“他认识施钊伟,因为曾经算半个同窗。另外一位少年他则不认识,因为年岁差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