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炖鸡汤,上面的一层鸡油都去掉了,里面的汤没什么油,李问喝了一小碗的汤,里面的肉没吃,吃了一点青菜和一碗饭,就差不多了,他就让人收拾了东西下去。
白天睡多了,晚上就有点睡不着了。
夜里听到轻微的脚步声,李问就睁开了眼睛,一只手已经搂到他的腰上来,不用想他都知道这个人是谁了,气得他往某人的肩膀上就狠狠的咬了一口下去。赵小将军皮糙肉厚,一点都
不怕疼,脸上还带着对少年宠溺的笑,哄着咬他的少年松口,“别咬太用力,小心伤到了牙齿
”
〇
一定是他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少年才晈他了。
凶狠的少年像只小奶兽一样,他倒是不觉得凶,反倒是觉得很可爱。赵向毅的手顺着少年的后背来回的抚摸,他知道每一次少年要生他气了,用这个方法哄就对了,“三宝怎么不高兴了啊?你告诉我,不用你亲自动手,我自己打自己给你看。”
“不许喊我三宝!”三宝是你喊的吗?
李问凶狠的瞪着这个不要脸的男人,也不知道这个不要脸的男人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喊他三宝了?好像是有一次在床上?……
还自己打自己给他看?要不是时候不对,李问都差点被气笑了,这个男人什么时候学会了一副油嘴滑舌的?
还真的是咬得他自己的牙都疼了,这个男人还一点都不觉得疼?
他看到赵向毅肩膀上被他晈出的牙印,挑眉问道,‘‘不疼?’’
“不疼。你不知道,在边关的时候,被敌人手上的刀砍伤了,那么那么大的刀砍过来,疤痕那么长那么深,我都不觉得疼。”赵向毅的身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疤痕,在边关的将士哪一个身上没有一个疤痕了?
上到战场上他们都是把命拴在腰带上,能活着回来的都是幸运的,要不小心死在战场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怕啥了!
“傻蛋,哪有受伤不疼的了!”李问白了这人一眼,这会儿也实在是生气不起来了。他知道赵向毅的身上不少的疤痕,他不止是知道,还亲手摸过每一道疤痕,他凶狠的瞪着这个男人,“以后不许你再受伤了!”
“好,我跟你保证。”这个时候,自然是媳妇儿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赵向毅知道他这是把人哄好了,少年埋头在他的怀里,他知道少年不大高兴,只是这个不高兴和刚才的不高兴好像有点不太一样?少年似乎不軎欢听他说以前的事,既然少年不軎欢,他以后就不说了.
这个晚上,到底李六元没有把某人端下床去……
本书由.独家发表,请勿转载!公众号搜索.,赠会员,领福利:)
第一百五五意,运气
“……如此,朕就命太子到户部去,太子暂替户部尚书一职,处理户部各项庶务,待找到合适的人选,再交由合适的官员当这户部尚书。”
朝中的官员们曰曰为了到底是由谁替补户部尚书一职而争论不休,昭宗帝的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宣布让太子暂替户部尚书一职,等日后选出了合适的官员,再交由他人任这户部尚书一职。
显然百官们都没想到皇上会作出这样的决定,一时间大殿之上竞无一个人出声了。
站在太子后面的大皇子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父皇这是让太子到户部去,暂替户部尚书一职?这怎么可以!还是让太子进户部暂替户部尚书一职,他的视线死死的盯着太子的后背,恨不得把太子的后背盯出一个窟窿来。
三皇子杨绍康的心里也有片刻的错愕,仿佛是没想到父皇会让太子暂替这个户部尚书一职,父皇不是一直都不让太子掌有实权,怎么如今改变了主意了?他的心里不由的起了极大的危机。
几个皇子里面,唯有四皇子杨绍简像是早就料到了今日会这样那般,面上没有露出半分的惊愕。
“皇上……”下面的官员们都反应了过来,有人出了声。
“你们对朕的决定有什么异议的,都尽管说出来。”看着底下的人都不说话了,昭宗帝的面上有些不满,怎么,这一个个不说话,是对他这个皇帝的决定有什么异议了?
经过了户部官员贪污一案之后,皇帝现在对底下的臣子们都起了怀疑,觉得这些臣子们背着他这个皇帝都不知道贪污了多少银两。要不是现在时候不对,怕引起朝堂的动荡,他一定派人好好的查一査各部的官员们了。不过这些事急不来,要一步一步的来。
至于为什么决定让太子暂替户部一职,一是朝中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是皇帝觉得这是他的亲儿子,太子是一国的储君,是应该给点机会太子锻炼锻炼了。这么些年来,太子行事如何,昭宗帝都看在眼里,皇帝对这个太子并无什么不满的,唯一的不满,大概是觉得太子不够强势,性子太软,这样的储君如何能护得了未来的大成?
总的来说,就是皇帝嫌弃儿子性格太软,不够强硬,才会让其他的兄弟骑在头上。
当然昭宗帝绝对不会承认,他人都还坐在这龙椅之上,底下的儿子一个个就觊覦他屁股下的这张凳子,这不是盼着他这个父皇早点死,好让他们继承皇位?对此,怕是任何一个当皇帝的都高兴不起来吧。
但是现在皇帝手中没有可信又合适当这户部尚书的人选,不如就先让太子到户部去试一试,若做的好,那就好;若做的不好,不用他这个皇帝开口,底下就有一帮臣子讨伐太子,还不需要他这个皇帝费任何的心思了。
杨绍勇往侧边的一个官员看了一眼,那人接到了大皇子的眼神,明白过来,站了出来道,“皇上,户部尚书掌管整个户部的大小事务,事务繁多复杂,微臣只是、担心太子殿下经验不足……”
“皇上,微臣亦有话要说……”
接着下面又有好几个官员站出来说话,大意就是太子殿下经验不足,恐怕不足以担任这个户部尚书一职,隐含的含义就是请求皇上另外择选一个更为合适的人选出来。
接着太子一派的官员立刻跳了出来争论,问对方,“尔等认为太子殿下不合适,那你们说说谁担这个户部尚书一职更为合适?”
还有你们这话的意思,是在质疑皇上的决定不对了是吗?
前者质疑太子的能力还好,后者质疑皇上,一个不好可是要丢官的罪了!这些官员们任何时刻都不放过攻击和打倒敌人的机会,有一点点的机会都抓住了要置对方于死地。
“你们这是污蔑,故意曲解本官的意思。”
他们敢质疑太子殿下的能力能不能够升任这个户部尚书,却绝对不敢质疑皇上的决定对不对,因为不管皇上的决定如何,都肯定是对的。
但是既然如此,这些官员又为何敢跳出来反对太子殿下入户部呢?所以这两者之间本就矛盾了。
下面的官员们吵的不可开交,整个朝堂都乱的跟菜市场似的。
“好了,一个个都给朕闭嘴!”昭宗帝的脸黑的跟锅底似的,“说户部尚书一职不可缺的人是你们,如今朕让太子殿下暂替这户部尚书一职,如今你们一个个又跳出来反对,你们倒都说说,到底是何人更为合适当这户部尚书了?!”
底下的官员们一个个都闭了嘴,听到皇上的问话,下面众人的心声只有一个:皇上,敢情我们吵了这么久,推荐出来的这么多位官员您都没听到了?
当然这个时候皇上这么问,一听就知道皇上这是生气了,底下的官员们一个个不是真的傻,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喊着xx官员更为合适当这户部尚书了,万一皇上一个不高兴,这不是把自己人推出来承受皇上的怒火了?
要说这些官员们整日里吵来吵去,到关键的时候都是一条心了。
在这个时候,太子殿下站了出来,行礼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