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换在别人家,老二家没有儿子,还能从兄弟家抱一个回去养,如今老大家 也是只有两个小子,都是宝贵的很,哪里舍得给一个老二家呢是吧。
“阿娘,这个事再说吧。”李老二摸了一把脸,想到儿子的事,李老二的心里 是有点松动的,他说道,“等二丫这出了门,这些事情咱们再说吧。”
八月底,李二丫穿了一身大红的嫁衣,出了门,嫁到别人家去了。
两家是欢欢喜喜的办了一场婚事。
等到孙女的婚事完了后,李王氏找了李大花过来,问了她,若是她同意让小的 进门,就让她回来,若是她不同意,就让她继续呆在娘家别回来了,他们家会送上 一纸休书过去给她,日后就别回来了。
“阿母,我答应,我答应,你们让我回来吧,我知道错了。”
尽管李大花心里恨婆婆恨的要死,但是一想在娘家过的是什么日子,李大花如 今只想要回来夫家这里,因而便是同意了这个事。李大花心想等小的进门,还不是 任由她拿捏!便是同意了让丈夫娶一个小的回来。
“你知道错了?你哪一次不是这么说的,想想你自个这几年干的那些事,我们 就不说你了。你若回来之后,还是个不安分的,就别怪我这个婆婆翻脸了。”李王 氏拿捏着李大花,只要老太太还活着的一天,李大花都注定是翻不出她婆婆的手掌 心了的。
这个家总有一个人治得了李大花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李大花有今日,也是她自个作的。
得了这个话之后,李王氏就找了媒婆上那户人家去说亲,那家的后娘不是个好 东西,一开口就要五十两银子。
李王氏脾气也是硬的,让媒婆去回复,“要五十两不可能,最多就五两,她要 就要,不要就算了,我们找别家。村里谁家嫁闺女要这么多银子的,顶天了也就二 两银子。”
“是是,我这就去说去。”媒婆得了话,忙的又出了门。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对方要十两银子才肯嫁闺女。
见对方不是个什么好人,怕他们以后缠上他们家,李王氏留了个心眼,要对方 写下了断亲书,意思是拿了他们这十两银子,日后和这姑娘就没什么瓜葛了,人到 了他们家,就是他们家的人了,日后不许再来纠缠不休。不然这亲事就算了,要十 两银子当聘礼,这十里八乡的姑娘都任他们家选了。
这哪里是嫁女儿,摆明了就是卖女儿!
“我写,我写。”那妇人见到手的银子要飞了,忙的在断亲书上盖了手印,拿 了银子。妇人心里则在想,等女儿嫁过去了,两家就是亲家了,她还不能找上门不 成?
殊不知时候她连李家村的村门都进不去。
没过几日,李老二赶了一辆驴车,带着人过去把姑娘接到了他们家。
人进了他们家之后也不定是当小的,第二日儿媳妇过来给她这个婆婆斟茶的时 候,李王氏当着全家人的面许诺,只要她这肚子争气,能生一个儿子出来,立马的 就扶正当平妻,日后和大夫人平起平坐。
“是,阿娘。”新媳妇是个低眉顺眼,看起来性子柔顺的。
孙怡这个当大嫂的不是个苛刻的人,接了茶喝之后,给了小婶子红包,说了几 句吉利的话。“谢谢大嫂。”新妇抬眼看了一眼大嫂,从地上起来了,妇人的心里 明白,她这里有婆婆撑腰,只要她的肚子整齐,大夫人也不能拿她如何。
只有李大花的心恨的要死,手上的绢子都要扯破了,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个 小娘们,恨不得一把把人掐死了。
从又娶了一门媳妇之后,李老二整个人都变得和以往不一样了,脸上还出现了 点笑意,整个人看起来都鲜活了。倒是新妇进门没两月,肚子就有孕,十个月后生 下了一个小子,扶为平妻,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第三十—章 放榜
转眼就到了九月,九月初八这一日放榜。
南阳府的一家客栈里面,时候未到,早早的就有许多的学子聚集在大堂内,等 待官差来报信。有的人是焦躁的来来回回地看了好几遍,有的人是紧张的端起桌上 的茶水一杯接着一杯的喝,在大堂里伺候的小二不时的为大家添茶倒水。
客栈的掌柜是见惯这样的场面,每三年一次的秋闱放榜,这些学子们都是这个 样子。掌柜的心里同样的也盼着他们家客栈能出两个举人,这样明年一年的生意都 不用愁了。
“也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中。”
“能不能中,结果都定了,咱们等放榜就知晓了。”
“我看张兄是胸有成竹,看来是肯定自己能高中啊。”
“我自然是希望自己能高中啊,难道你就不希望自己能高中?”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今日的这一朝金榜题名,这些读十几年书的学子们能 不紧张吗? 一个个翘首以盼,等着官差来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