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这个时候他肯定是不能说不能的,他要敢说不能,就做好这辈子都在翰林院里 老死的准备吧!有机会不抓住就是个傻子,李问意识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他 必须要抓住了。

“起来吧。”昭宗帝挥挥手,让人起来。

李问并未立即起来,他抬头很快的看了一眼皇帝,昭宗帝注意到小六元看他的 眼神,说道,“起来说话,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一并说了。”

“谢皇上。”李问从地上起来,舔了舔有点干燥的嘴唇,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 ,说道,“皇上,您钦点微臣为钦差大使,让微臣负责去往襄州赈灾一事,是对微 臣的信任。只是,微臣官微言轻,微臣担心这一路上会遇到有人以身份压臣,不听 从指令,耽误了赈灾,是以微臣想向皇上求道护身符。”

“你的这个要求,朕准了。”昭宗帝玩弄着拇指上戴的玉扳指,吩咐道,“孙 海德,去,把朕的尚方宝剑拿过来。”

“摭,奴才这就去给万岁爷拿来。”孙公公应了一声,很快的就去把尚方宝剑 拿了过来。昭宗帝的手挥了挥手,孙公公接到指令,转而把尚方宝剑送到了李六元 的手里。

皇帝说道,“见此剑如见朕,此剑上砍逆贼,下砍贪官污吏。”

“臣叩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问双手握着尚方宝剑,跪下叩恩。

后皇帝又从六部中选了两名官员随同前去襄州,协助李六元处理赈灾一事。而 此次随行的护卫队也不能少,昭宗帝点道,“京卫指挥使赵向毅。”

“臣在。”赵向毅站出来。

“朕命你点两千精兵,负责护送李六元去往襄州赈灾,保护随行官员的安危。 你可要把朕的李六元保护好了,安全的护送回来京城,朕的李六元要少了一根头发 ,朕都唯你是问。”昭宗帝的面上带着一点笑,后边的话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似 乎又并非是在开玩笑。

“臣领旨。”赵小将军面无表情,心里则是很不赞同天子的话,人是他的!

谁要想动他的人,除非从他的尸体上踏过!

众人从御书房中出来,大皇子带着奴才从李六元的面前过的时候,很是不屑的 看了李六元一眼,哼了一声,就带着人走了。李问眉毛都不动一下,等大皇子带着 人走过了,才抬起头来。

李问从御书房出来,见到不远处的太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他总不好站在后头 不走了,就只好走了过去,对两人行了一个礼,道,“见过太子殿下,四皇子殿下

“一起走吧,正好与你谈论一下襄州一事。”杨绍慕的嘴角带着一贯温和的笑 ,说道。

杨绍简对李六元点点头。

这一位四皇子殿下待人和善,性格不争不抢,是一位皇子里面存在感最低的人 。他不似太子从一出生就立为储君,受众人瞩目,他母妃地位低下,在这宫中并不 受皇帝宠爱,因而他这个皇子幼年也并未受到皇帝的宠爱,不过能够在这吃人的宫 中平安长大,也算是运气不错了。

“父皇点你为钦差大使,必然是看中你的能力,你也要相信自己,不必给自己 太大的压力。”太子知道这一次的差事落不到他的头上来,不过比起让老大还是老 三去,杨绍慕倒是宁愿他父皇选定了李六元去。

不过他也知道赈灾一事非同儿戏,此去襄州的路上自是危险重重、困难重重。

“多谢太子殿下,下官明白。”压力必然是有的,李问没想到皇帝会让他负责 去往襄州赈灾一事,从接了这个任务之后,他就感到亚历山大,也怕自己会做不好 这个事,他并不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差事没办法向皇上交代,或者是要跟朝中的文武 百官们交代,他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没办法面对百姓们。

但是现在既然皇帝让他负责此事,他有不能抗旨,不管前路如何,他都要一步 一步的走下去。而唯一的惊喜,大概是皇帝选了赵向毅护送他吧,想到去往襄州的 一路上有赵向毅相随,这个差事似乎又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到时候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三天的时间,太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就把筹集赈灾的银两统计上来了,朝中的 官员每人捐出了多少的银两都一一的记录在册,太子殿下把册子递送到了皇帝的案 桌前。天子翻阅了册子后,看到上面的银两的数额,点了点头,昭宗帝的心总算是 放下一半了。

另一半的银两从户部出,这一次户部尚书也没有推三阻四,朱广权从户部划出 —笔银两。看到户部的账上少了一大笔的银两,户部尚书的心里简直是在滴血,但 是这个银两他不拿也不行,所以这个户部尚书也很难当啊。

不过光有银两是不够的,此行还需要大置的粮食运往襄州去,银两和粮食的事 是户部负责,所以赈灾之行确定下来,户部的官员们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京城这里有朝廷监管,城中的商人们不敢随意哄抬粮价。只是京城的粮食都是 从外地来的,这里面还有运输和人工的费用,是以城中的粮价肯定要比外面粮食的 价格贵上一些。

户部能从京城调集到的粮食数目不够,还要从外地调集粮食过来,从外地调来 的粮食走水路,最快都要三日才能到达京城。

现在就等粮食到位,朝廷去往襄州赈灾的队伍就能启程了。

尽管前期的工作大多是户部在负责了,但是李问这个钦差大臣也轻松不到哪里 去,相关的一些工作和人员的安排,他都要一一的确认和安排妥当了。不然到时候 出了什么问题,他这个钦差大臣是要负责任的,所以在去出发之前,他要做好充分 的准备了。

所以零零碎碎,要忙的事情也不少。

“东家,地方和人都已经找好了。”张掌柜过来说报社的地方和人员都已经找 到了。李问这两天忙的都差点忘记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了,他刚从外面回来,忙了 一曰连坐下来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他抬抬手,说道,“张掌柜坐,迎春,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