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两个人去了他们常去的一家小酒馆,这家茶馆的位置偏,知道的人不多,但是 老板做菜的手艺好,来这里吃饭的都是常客。他们走了进去,在里面一张桌子坐了 下来,放下了竹帘挡住了外人的视线,好方便他们讲话。

他们点了三五个菜,要了八个大馊头和一小壶酒。

李问一手拿着馒头咬了一口,一手拿着筷子夹菜吃了起来,问道,“你今天怎 么也和太子殿下在宫里头?”

要说今日这一场大集合是凑巧的,打死他都不信。

早知道会这么热闹,他肯定不会建议皇上到御花园去散步了。这散个步,后宫 中的嫔妃们一个个都来了,几位皇子,除了大皇子来不了之外,太子和几位皇子殿 下都到了。

“我正好与太子殿下在一起,听说皇上在御花园里,就顺便过去看看。路上碰 到了四殿下和三殿下,就一起过去了。”赵向毅拿过酒壶,往杯子里面倒了半杯酒 ,喝了一口。

外面的酒喝的美滋没味,还是少年酿的酒好喝,家里藏着的几坛子酒他舍不得 拿出来喝,只偶尔尝那么一小口。

“呵,真巧啊。”李问呵呵一笑,说道。

赵向毅看着少年,但笑不语。

其实不用说,几位皇子在宫里都有人,才会知道皇上的一举一动,李问在心里 打了一个转,就把这中间的事情想得七七八八了。而皇上肯定也有他的办法,把几 个儿子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手中。都说天子无父子,这哪里是父子啊,搞的跟几国 在玩间谍战似的。

他们就没有在这这个问题上继续聊下去了。

李问说到了户部的事情上来,户部是真的穷,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大成的 财政一个很大的弊端,国家没有钱,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没法实现,比如军需、军 备,万一要和胡人打起战来,他们这后边连粮食都供应不上,士兵都吃不饱肚子, 更别提打什么战了。

“正月一过,很快就是开春了。”他们回来上了两天班,正月也差不多过完了

等二月过后,开春就意味着草原的草长了出来,关外的胡人养的牛羊有了草吃 ,春天也是动物繁衍的季节,胡人的牛羊越来越多,粮食也就越来越多。胡人狼子 野心,一直都觊觎着大成,定然是不会放过大成这一块肥肉,他们想要攻打大成, 必然是在为这一战做准备。

而反观大成,整个朝廷从上到下都如同一盘散沙,京城这里是这样,下面的地 方上的官员们更是好不到哪里去。皇帝老了,下面的几个皇子都在争权夺位,朝中

的官员们分成了好几派,大臣们也没有一条心。

这战要真的打起来,后边这一群别说帮不上忙,不要拖后腿就不错了。

赵向毅同李问想到了一处去,他的面色有些凝重。

他们赵家三代为将,赵大将军还在边关,赵四叔和赵六郎都在边关。

赵家从上一代起,男丁本就不多,战场上九死一生,能活下来都是幸运的。赵 家大房没有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儿;二房,就是赵大将军这一房,下面两个儿子, 大儿子赵向毅,小儿子赵睿晨,兄弟两相差了十几岁;赵月嫣当年入了宫,十年前 已经死了;赵四至今未婚,无后;赵五妹嫁去了安远侯府,赵六郎早些年成亲,有 三个儿子,可以赵六郎说是赵家生育最大的主力军,只可惜这些年赵六郎人都在边 关,夫人和孩子在京城这里,夫妻分隔两地,想生都没机会生。

“你也别太担心。我人如今在户部,一些事情上我还能想想办法。”李问知道 赵向毅肯定是在担心找赵大将军他们,他也担心他师傅,他师傅如今人也去了边关

大成要真和胡人打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雁门关。

“我今儿看皇上的面色比前年差了许多,希望皇上的身体能尽快恢复吧。”李 问大概是少数几个臣子里面,真心希望皇帝的身体能好的人,只有老皇帝活着,才 能稳定现在内部的这个局面。

如果老皇帝真要有个什么闪失,他们就必须要尽快的拥护一个明主上去,这个 最好的人选就是太子,并且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是顺位的第一继承人。只是怕 到时候其余的几位皇子不甘心罢了。

历朝历代来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必然都伴随着血流成河。

“好了,咱们不说这些事情了,事情也许没我们想的那么糟糕,胡人也不见得 就比咱们好了。”胡人要有万全的准备,他们早就动手了,胡人那边肯定也是在观 望,寻找机会下手。

李问的性格还是比较偏向乐观派的,其实现在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缺 钱,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搞到银子,有了银子就有粮草,有了银子就有军备,所以有 了银子,就是和胡人干架都没什么好怕的了。

不就是没钱吗?想办法来就是了。

李问倒是有个不怎么成熟的想法,他现在还需要把这个想法完善一点。

两个人就没有再讲朝廷上的事情了,李问换了一个轻松的话题聊。

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大多时候都是他在说,赵向毅在听,男人的话不多,有时 候他讲两句冷笑话,男人也会捧场笑一笑。

吃完饭后,说好是他请客,但是最后是赵向毅付的账。

“我回去户部了,你要去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