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对林然本就没有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心,东宫子弟都不会让她看一眼,遑论身上带着洛家血脉的人,是以,查案未得结果就戛然而止。

秦宛知她心,也不再去查。

长乐得到不明显的答案后,旋即不再问,反从笔架上摸出崭新的毛笔,在秦宛眼下晃动:“在那里见到这个物什,觉得有趣,就记下来了。”

这也是她将人抱来此处的缘由。

笔毫是上等的质地,手心触碰后微微一痒,长乐执笔在秦宛唇角处写下宛字,“你觉得如何?”

秦宛何等聪慧,一见笔毫处就明白过来,咬着牙根:“你就学到这些了?不是去郡主府住几日,怎地又回来了?”

“林然那个小东西比洛卿都要精明,洛卿还要顾及几分脸面不会主动解开那层窗户纸,她倒好直接说我囚禁她,为免打草惊蛇,我只得回来,让暗卫留在府外,莫急莫急。”长乐认真了一番,林然近日里除去去商铺外就去浮云楼,也不见旁人,就连六王府的谢行都没有见过。

乖顺得有些不像话。

秦宛有些害怕她手中的笔,露出平日里难以见到的软弱来,她挪动着身子:“你且还是回郡主府的好,洛家庶子逃出后,就不见影子,你去郡主府打探一二,或许人就在府里。”

“林然已经有了警惕,再去只会见关系弄僵,不合适,我另想它法试试。”长乐被她诱得出神,穆凉不在洛阳城内,林然一人,着实不好去试探。

她执笔顿了顿:“穆凉离开,总觉得哪里不对,再者她们成亲不过一年,分离都半载了,她们就忍得住相思苦?”

她懂得穆凉对林然的痴恋,既是自己养大的孩子,又是深深爱上的爱人,如何会舍得?

且信阳与穆能接连离开后,林然深处危险之中,穆凉如何舍得放任林然不管?

眼前迷雾散去,豁然开朗,她意识道:“穆凉出洛阳,定不是为了老夫人的病情,怕是为了其他的事。”

见她当真陷入思考中,秦宛微微透过气来,清冷的眸子依旧盯着让她害怕之物:“那你去林然处再试探一二,我的人在范阳内找了月余,不见穆凉踪影,她必然南下去了江南。”

“穆凉性子倔强,与信阳之间带着不快,不会去江南,可能往北走了。”长乐推测,手中的毫笔松了松,差点就掉到地上去了。

“北走?”秦宛不确信,想起林然寄出的信件,回过神道:“去查查她的信来自何处,另外林然的信又送去哪里,南下还是北走就清楚了。”

长乐想想也是,抬首迎上她清亮的眼睛:“也对,我让人去试试。不提这些事,秦大人试试毫笔,如何?”

秦宛顿时一颤:“不试。”

长乐却不理她,“木已成舟,如何退怯,秦大人历来胆大,想必不会做软弱之人。”她勾唇一笑,手中的笔紧了紧,划过秦宛腰间。

羽毛轻拂,让人眸色一颤,雪肤一紧。

秦宛骂道:“不做正经事……”

轻毛如若秋日里的落叶,落在身上毫无触感,可袒露的肌肤经过轻拂,天壤之别。

书案之上,雨露沾湿,若石壁之上清水滋润,缝隙之间枯燥淡去,留存的只有滋润与快乐。

长乐黄昏时才离去,明皇睡了半日犹自觉得疲惫,躺了片刻后只当是身体年迈了,思忖须臾去召了太医问起延年益寿之策。

古有秦皇命人去寻长生药,不知可有终果,她让人去查查史书,若有蛛丝马迹,她也可去试试。江山稳固虽说重要,可没命去享受也是悲哀。

太医闻讯后,不敢多话,只俯身听命,回太医院后翻找医书。

查了几日后,依旧无果,苦闷之余去浮云楼快乐一番,在与姑娘翻云覆雨之际,不慎露言。赵九娘将话传给养伤的林然。

近日里送信的人传话说,有人跟着他,无奈下只得回洛阳,信辗转几番,将跟着的人丢了,才脱身去送信。

两道消息传来时,乔琇来做客。

乔琇的气色又差了些,走路都需婢女搀扶,林然出门去迎,屏退婢女后,亲自扶着她坐下:“侧妃有事说一声就好,何必劳碌伤了身子。”

“听说你伤了,忍不住就来看看,放心,无人跟着。”乔琇弯唇笑了笑,唇角处都失去了血色,就像是冬日里的雪人,在冰天雪地里失去那份生机。

林然精神很好,正准备去见她,不想人就自己过来了,亲自沏茶给她奉上,顺口道:“晚辞在军中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