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霖追问了一句:“也就是说,这只是因为通电而产生的意外。即便通电是有人故意造成的,但他的原意未必是发送这组数据出去,对吗?”
“……对。”严少君终于有了被理解的感觉,表达的速度再次加快,“原意肯定不是要发送这组数据,因为我发现了另外的痕迹。痕迹表明,在你们的任务队伍去复制数据之前,有另一拨人已经复制过了数据。”
贺琅道:“也就是说,有人在断电期间进入了天文研究中心,和我们复制了一样的数据。只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数据,所以没有做现场清理?”
“不是复制了一样的数据,最多能说是部分一样。”严少君回道,“痕迹显示,上一次复制的主要对象是F号所在的环境情况数据。因为这些数据的流量较小,我怀疑他们复制到了更长时间段的数据,而不是像我们一样只有一年多。”
因为临时电源的电量有限,F号的数据量又很庞大很复杂——尤其是那些时时观测的天文数据,俗称“宇宙的声音”,特别烦杂——所以任务队伍在临时电源耗尽之前复制出来数据,极限的时间段就是断电往前推一年多。
“环境情况数据……”贺琅和宋霖对视了一眼,挑眉道,“我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
“确实不意外。”严少君回道,“你们也让我特别关注一下环境情况数据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你们和那些人的不谋而合,不过我要告诉你们的是——F号周边的环境,没有异常。”
袁承冰皱眉道:“怎么可能?”
“就是有可能。”严少君靠着椅背,脱下眼镜来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以缓解积累下来的疲劳感,“反正按照现在给到我的这些数据,我觉得是没有异常的。”
贺琅道:“但据说其他基地的分析团队每天都有很多细节需要讨论,你……是不是忽略了某些地方?”
“我认为那是正常的数据偏差。”严少君把眼镜戴回去,看向贺琅,冷静道,“你不能指望观察大自然的时候,所有数据都符合我们已知的规律。如果是这样,人类早就不用再对自然做基础研究了。而且这种想法,就跟基因永远会按照遗传定律传下去,不会突变一样。要知道,没有突变,就没有进化。”
贺琅有点无语:“你看起来很疲惫,怎么嘴巴上还是这么连环炮似的?你直接说‘我觉得没问题’不就完了。”
“我说了,是你反复质疑我。”
“哎我不是在质疑你……”
“那在你认为数据属于正常范围,都没有异常的基础上——”宋霖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冲严少君道,“我希望你特别关注的F号地下环境数据,有什么大概的规律吗?跟我说说。”
“有。”严少君道,“我发现,其实F号的地下环境数据,来源不仅仅是那一个天文研究中心。或许是为了更好地使用F号,包括国家地震台网的数据、很多外来的地理观测数据也被收录其中,应该是形成了一个完备的F号周边地理变化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