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好好好,我不赶你走,行了吧。”岳海洋摇头笑起来,谁赶她走了,再说谁敢呀,“我去厂里了,你要是闲的慌,就出门溜达溜达,买一把韭菜,中午给你做韭菜盒子。”

徐年抬眼瞥他:“给我做?你等会我想想,今天星期天,中午还不是你家老四又要来了。”

“不是你要吃的吗?下星期元旦节,高中放假,海胜今天上课不来了。”岳海洋道,“马上天冷下霜了,露天地产的韭菜可就吃不到了。”

徐年一听岳海胜那个大电灯泡不来了,挺高兴,收拾一下跑去买韭菜。

从磷肥厂出来,过了前边的大路,挨着一片住宅区,就在路边多年形成了一个早市,很小,周边村民拿点青菜鸡蛋往路边一蹲,就开卖了,卖鲜货水菜,卖早餐包子,徐年的豆浆油条就是在这买的。村民们卖了菜还要下田的,而且靠着大路,城管偶尔会来轰,所以一般早晨九点以后也就散了。

在磷肥厂家属院住了这段日子,附近的居民渐渐就认识徐年了,长得漂亮,穿得漂亮,到小菜场买个菜,马丁靴牛仔裤,搭一件柔软帅气的皮衣小外套,还背个小挎包,看起来更像是要去逛名品店。

摊贩们听说她是新工厂的后台老板,有钱,大方,买菜只挑最好的,遇上老年人来卖自家菜地的菜,一高兴块儿八毛的找零就不要了。

不过她可以不要找零,你却不能忽悠她,故意抬价缺斤短两,或者故意给她算错帐,当场叫你打脸。

“徐小姐,又来买菜啊。”

甫一走进小菜场,就有认识的摊贩高声说笑打招呼。徐年有时候自己也纳闷,她这“徐小姐”的称呼似乎很流行,到底是怎么来的,她可没让谁这么称呼过呀。厂里工人传出来的?

也不太对,现在在周二伟那个二愣子的带头下,工人们大都称呼她“徐总”,虽然她这个徐总啥事都懒得管。

琢磨了一下,大约是摊贩们没找到更合适的称呼。一般当地人招呼年轻小姑娘,都是叫“丫头”“小闺女”“小妹子”之类的,兴许觉得她也不是当地人,身份有不一样,这么叫不合适。

买了韭菜,买了刚摘下来的枣子,经过卖鱼摊位的时候摊主热情招呼道:“徐小姐,我今早刚捞的野鲫鱼,活蹦乱跳,要不要?”

“今天不做鱼汤。”徐年看着摊贩盆里的虾子,笑道,“小河虾这时节好吃呀,可惜怎么都死了。”

摊贩忙说死的一样吃,徐年表示不要,摊贩便指了个方向:“我这是网的,都死了,你往那边去看看去,有活的,活的贵,村里有人用鱼笼捉的。”

徐年走过去,果然看到洋铁桶里有卖活虾的,做个辣炒小河虾吧,于是问了价格,让摊贩给她一斤。

这摊贩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看着眼生,应该是没不常来出摊,梳着偏分头,耳朵上夹根烟,瞅着徐年殷勤笑道:“小姐,你看这桶里统共也就两三斤,干脆便宜点都给你了吧,你是不是就住磷肥厂那边?你看你这样干净漂亮的小姐也不好拿,蹭脏了衣服,正好我给你拎去送你家里。”

“不要,吃不了那么多。”徐年摇头,“你给我拿塑料袋放点水装着就行了。”

徐年付完钱,一手拎着韭菜和枣子,一手拎着虾,悠然自得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