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承兴帝的暗卫便发现,朱廷身边的人与被抓的人交谈时,说了几句南晋官话。
仅仅是这么一点信息,足以让承兴帝疑心难消了。
朱廷身边有南晋人,那他是不是也已经和南晋勾结?他既然跟南晋有关系,会不会真像褚琰说的,南晋的某一方势力替他养着私兵?
因此承兴帝将计就计,把李相下了狱,一来让朱廷注意力转移到李相身上,二来挖出更多的朱廷党的大臣。
朱廷果然一心联合大臣想要一举扳倒右相,他的注意力放在朝堂,承兴帝的注意力却在那批不知藏在哪儿的私兵上以及梁州军上。私兵是要揪出来的,梁州军则是要召回来演一出戏的。
恰好没几天,褚琰又重新与他提了“远行”一事。
承兴帝立刻便想起了他所说的第二个主意:引出私兵。
褚琰没有细说,但承兴帝一想便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让自己做诱饵,可是“安王”这个诱饵的诱惑力并不大,真正适合做诱饵的,反倒是褚锐。
褚琰自然不敢直接提褚锐的名字,但承兴帝应允褚琰“远行”以后,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就用这个办法。
“下狱”的李凭瑞当即被人护送着奔波千里,到梁州与平城郡王交涉,并打点沿路的自家商铺,决定靳苏一路带兵驻扎的营点……而京城的“李凭瑞”已经宣告了判决,家人名为“逃”实则被承兴帝暗中保护起来,三皇子被外派出京。
朱廷一脉可谓大获全胜,士气高涨。
皇帝本来打算让梁州军假装逃走一部分劫走平城郡王,再让其他人在半路大闹,表现出对郡王忠心耿耿的样子,这样一来,成国公若真有反意,极有可能去派私兵去寻平城郡王的下落,好与郡王谈合作,拉拢郡王旧部为己所用,而郡王身边其实都是皇帝的人,自然会让成国公狼子野心暴露无余。
即便褚琰去了梁州,皇帝暗地里派了靳苏和陆云城保护,这个原本的计划也不会变,只不过是延期一些罢了,而倘若诱敌刺杀真的成功了,那就是另一种光景了。
褚琰临行前几日,承兴帝故意叫来褚赫,与他叹息:你与褚锐都不让人省心,朕让锐儿出去散心反思,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要肖想太多,别让朕失望。
可对于褚锐来说,没有臣子附庸,他也有承兴帝支持,褚赫没有臣子附庸,便毫无可能了。
他心想:父皇满口说着别让他失望,却硬要断他的后路!什么叫不要肖想太多?都是皇子,凭什么不能争?褚锐一心要保与南晋勾结的李相父皇都能这么容他宠他,是不是他一天不除,父皇就永远不会考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