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刘浩挂了电话,高兴的一晚上没睡。
第二天一大早,刘浩去堵印刷厂老板,让他空出时间和机器。
“先把原稿拿来,授权书等一系列手续得齐全,我这边才能给你印,有插画的部分,油墨也得做调整。”
一盆冰水浇下去,刘浩找回了冷静,“看我,高兴的什么都忘了。”
刘浩又跑了一趟出版部门,出书不比杂志期刊,手续不一样,问清楚少跑冤枉路。
作者出书的消息不胫而走,意动的出版社纷纷找上外国律师,他们可以印,不要钱,其他要求也好商量。
说是不要钱,逗闷子呢!口头说辞落不到白纸黑字上,一切都是空谈。
律师不上当,授权方已经定了,不需要其他人分一杯羹,老板注重的是质量,可不是数量。
有些人心思一转,到处打听谁拿了作品授权,蹲点等着截胡,再不济分一点肉汤喝也行。
刘浩被几个人堵到家门口,“我还没拿到授权书。”授权书不急,其他手续要用的东西备齐了,分分钟就能开工。
“真的假的,少忽悠我们。”打听了一圈,谁也没料到会是曾经的时尚杂志主编,这是打算重操旧业?
第一个冒头的想法是,抢饭碗的人多了一个,搞不清刘浩是怎么搭上作者的。
“真的,我和你们一样,就是去了解了解情况。”刘浩把出版部门的人暗损了一圈,瞎传什么,长舌妇似的兜不住话。
“公平竞争。”堵人的半信半疑,从刘浩口中榨不出更多消息,没办法只能走了。
网上消息传得更快,贴吧里热闹非凡。
1楼:作者良心发现了!可喜可贺!
2楼:说是要出书,书呢?我看啊,没影的事。
3楼:谁说的,我七大姑八大姨,拐着弯的亲戚实锤透露,作者已经授权国内人士敲定出版小说。
4楼:真的!那太好了,多买几本,家里小孩人手一本,今年的生日礼物有了。
5楼:楼上的家长真抠,买个玩具不香吗?
6楼:真没书香!读书育人懂?
7楼:无风不起浪,好多出版社闻着肉腥去了,印刷厂跟在后面要汤喝。
8楼:有件事,我犹豫了半天,不知当讲不当讲?
9楼:不当讲就别讲,凑什么热闹,专吊人胃口。
10楼:别啊,说说看什么事,大家伙参谋参谋。
11楼:我看到一个网站上发了条公告,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求国外小伙伴鉴定。
12楼:什么东西还要鉴证?扯远了吧,正说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