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都是要铸的,将自己的骨血融进兵器里,它便只是你一人的兵器。”灵隽拍了拍床沿让他坐下来,平心静气问他,“你想要什么样的兵器?”

“也不要什么神兵利器,要一把剑就好。禅杖棍棒不适合我,刀斧太过沉重,剑虽然用得人多,但胜在飘逸轻盈,最是适合我这种翩翩少年。”

灵隽盯着他那张脸看了一会儿,默默闭上了眼开始捻他的佛珠,在心里默默地过了一遍寺里哪个和尚教了他这种贫嘴功夫。

“灵隽。”司淮在他旁边坐得一点也不安分,卷起裤脚的两条腿在塌下不住晃荡,晃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干脆翘了起来仰躺在床上。

“灵隽,我听说人除了有一个爹娘起的名字以外,还会有一个字,可是真的?”

“你听说的东西倒是挺多。”灵隽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缓声道:“确是如此。字一般是成年后由自己取的,也有幼时长辈或有德望的人起字,这个倒没太多计较。”

“既然这样,你帮我起了名,不妨再帮我起一个字?便算是我的生辰礼。”

灵隽缓缓睁开眼看他,手里的珠串正好捻到了佛头处停了下来,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思索。

片刻后,他道:“淮水是民生之河,若淮水之上能行舟楫,自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取字‘祁舟’如何?”

“祁舟?祁舟……”司淮反复念了几遍,越念越觉得心中欢喜,一个鲤鱼打挺便从床上翻了起来,笑吟吟合上双手拜了一下,“多谢师父赐字!”

作者有话要说:是这个题材看的人比较少吗?作者菌感受到一股从头到脚的凉意,挥一下小爪爪好吗?我快写得没信心了T^T

第12章 前尘.少年 三

天光未晓,灵隽就起身沐了个浴换上一身干净的僧衣,带着司淮同住持大师告了个辞,趁着弟子们都在大雄殿里做早课的时候到伙房揭了第一屉馒头,踏着曦光走下了山路。

灵隽提起过淮水上游出了水患,因而这一趟入京都走的水路,想顺带看看中游的状况,好在一路顺风顺水,竟比预想还早了几日到达京都。

为此,司淮觉得自己是一条有灵气的神龙,系百姓民生于己身,走起路都颇为飒爽了一些。

离开坛讲经的日子还有几日,灵隽并没有递上拜帖让人知道圣禅法师来京,而是带着司淮行了十几里陡峭的山路,去寻一个隐世的高僧谈论禅道。

司淮跟着他学了一年的佛法,但却不代表他能静下心来听两个和尚你一句“佛祖”他一句“菩萨”,索性自己四处走动了起来。

大山之中,云雾缭绕绿荫成林,美则美矣,可是背靠着一面峭壁,崖壁上似乎有个鹰巢,不时就能看见苍鹰张着翅膀在头顶上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