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寅这就有点尴尬:“我当时看那石像不像是近代的,就留了点心。”
万教授想着居寅到底只是一个畅销小说作家,并不是专业人士,对于文物的年代判断出了差错也不奇怪:“来,居老师你看这供台石板。”
居寅看了看:“我看着是人工凿出来,不是切割的。”
“对啊,这就是近代的手法。”万教授有点文人气,人又热心,当下就给居寅讲解起来,听得居寅频频点头。
班顾有点好奇,蹲万教授旁边,听得倍儿认真,时不时地也点点头。他感知的这个颛顼庙的建成的时间和万教授说得差不多。这庙一点都不古,而且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人的小庙,而且建它的人没有一点的虔诚和用心。
居寅听了半天后也非常失望:“当年我无意中看到这座庙,看那个颛顼石像的线条很有唐风,还以为是遗珠呢,没想到是近代的。”
陆城忽然出声:“这座山的附近好像就只有一个亢庄,整个亢庄没有供奉颛顼的习惯。”他环视一周,“这座庙的存在有点不合逻辑。”
居寅笑:“可能是庄里的先人建的,再要不就是以前这不止一个亢庄,百年放时间长河不过短短一瞬,可对人来说却是从生到死风吹雨打的漫长,都不知有多少事故变迁。”
陆城敷衍:“倒也是。”但,信仰是传承的。依老村长的意思,他们祖祖辈辈都供着所谓的鱼女,那么算起来也有近百年了。一个相对闭塞贫穷的地方,不会在短短的时间内更改了自己的信仰,并且耗费精力财力修一座庙出来。
现在看这座庙不过三间石屋,矮□□仄,但放百年前可不算小手笔。陆城抬起头,屋顶的瓦片早没了,橼也基本烂光,梁柱却还在,很好的木头,再看飞檐处颇为精美的石雕,建成时肯定花费了不少的财力。
班顾听万教授又跟居寅说起各种古建筑学,渐渐没了兴趣,站起身在庙里打转,回头间一处墙壁上团着一团黑影,虫子一样在那蠕动。班顾立马想起自己深恶痛绝的恶魇,那又脏又臭的玩意,下意识地捂住鼻子,捂了好一会才发现没啥臭味,放下胳膊凑上去看了看,石壁上其中一块石头刻着一个图案,枯干的鱼身,似是正在腐烂的女人。
“啊。”班顾忙拉过陆城。
陆城过来半蹲下身,这是一个线条有点简略的鱼妇,和于莘画的那张几乎大同小异。
居寅眼尖,忙问:“你俩这是发现了什么?”
原本有些失落的万教授立马来了精神,赶紧凑过来:“这是……鱼妇?咦,这个线条很有些意思。”
居寅也凑了过来,极有求知欲地问:“教授您讲讲。”
万教授笑:“你小说里的主角擅长解读符号图像,你这个作者本人肯定也知道人类历史上,图画是出现在文字之前的,从最原始的岩画到我们现在水墨油画,整个是从简到繁,线条、几何色块,慢慢慢慢地开始繁复具休,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留下了时代的烙印。像这个鱼妇图就很有意思,虽然线条简约,构造有点古怪,跟个小孩儿的涂鸦似得,但它不稚嫩,不儿戏,甚至透着一种庄重,说明这种古怪是画本身的特点。”
居寅边点头边问:“那教授您看,这画是什么时期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