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阮茵怒极反笑:“反正你那个父皇,这辈子从来就没信任过哀家。临死还要留下这么句话来,哀家一点也不奇怪。”
可她实在不明白,这人是怎么骗过自己,在她眼皮子底下换了那封信的。
“儿臣看出来了。”宁衍的指尖敲了敲扶手,笑了笑:“若父皇对母后有过信任,母后现在也不会是这样一幅表情。”
“只可惜,母后跟父皇同床共枕这么多年,居然一直都未曾发现父皇手里有一支奇兵。”宁衍笑道:“一支……善易容、善潜行的奇兵。”
“十里。”宁衍说:“给母后当了这么多年内侍,临了了,也让母后看看你的脸。”
第96章 “朕不想要后路了”
宁怀瑾知道宁衍去见了阮茵。
大约是怕他担心,宁衍去之前还叫何文庭给他传了话,说是去跟阮茵说两句话就回来,叫宁怀瑾若是不急着睡,可以等他回来一起吃个荷叶羹,若是他回来的晚也就罢了,不必等他。
一入了秋,天气便一日比一日冷,不过几天的时间御花园中就有了萧索之景,池子里的莲花消失得无影无踪,眼见是莲叶羹也是最后一茬了。
这几天他和宁衍各忙各的,谁也没闲下来,宁衍忙活着应付朝臣应付宗亲,将皇权暂时下放,宁怀瑾也得忙着在内阁将手头负责的所有事务一应移交,俩人忙得昏天黑地,每天也就晚上这会儿功夫能见一面,说两句话。
宁怀瑾最初还担心宁衍从未出过京,心里紧张,但这几天看下来,宁衍反倒要比宁怀瑾还要淡定。
帝王亲征不是小事,还得昭告天下,通知各州府。无论是回应也好,还是请安也罢,各州府的回函也来得十分迅速,生怕是落后一点,就要被人参个“不事政务”的名头。
这就导致内阁不但要处置亲征的礼仪琐事,还得连这些回函一并对付了。宁怀瑾一人忙不过来,干脆把江晓寒一起扣在了宫里,天天在临华殿对着批复各地雪片似送上来的“请安折子”。
“旁的州府送就算了。”宁怀瑾把手里的奏折一扔,揉了揉额角,无奈地说:“江南两府真是跋山涉水地也要送,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王爷总得给人家个表忠心的机会。”江晓寒顺手翻开一本新的,大概扫了两眼,提笔就往上批复,一边批一边随口道:“何况长乐王卡在那么个要命的地方,江南两府也怕啊,还不赶紧上道折子,提醒一下陛下别把他们忘了。”
“怎么可能忘了,那可是鱼米之乡。”宁怀瑾说:“不过还好宁铮自大,不然头先遭殃的就是江南两府。”
江晓寒笑了笑,没说话。
许是受了那句“荧惑守心”的蛊惑,宁铮似乎真以为这天下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他暂时未曾去动江南两府,怕是不想在江南两府这样的富庶宝地动兵动枪地劳民伤财。
不过这也是好事,虽然指望不上江南两府了,但好歹不必宁衍分心去帮扶,让他们自己顾好自己,总归也算是帮上忙了。
“此次亲征,不比往日。”江晓寒说:“虽然陛下和王爷都是从小习武,身手甚好,但战场之事刀光血影的,乌泱泱的大军扑上来,再好的身手也没辙。所以若非必要,还是不要轻易上战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