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啊?出了什么事?”不仅书生们惊愕,其余几桌的茶客均停止了闲谈,纷纷倾耳细听。

圆脸汉子极满意周遭人的反应,这才抛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天子被太后和大将军逐出京了!”

“什么!”先是短暂的沉默,紧接着众人纷纷惊呼出声。

圆脸汉子似乎还读过几本书,摇了摇头,“如今咱们这大将军,行的岂不就是伊霍之事么?问题是,太甲只是流放在帝陵桐宫,可咱们的天子,被放逐到贺氏祖地朔州了!”

众人更是惊骇,其中一书生颤颤巍巍道:“太甲在桐宫不过呆了三年,兴许不用三年,咱们天子就被迎回长安了呢?”

他同行之人低声道,“只希望是伊不是霍啊。”

若贺大将军当真效仿霍光行了废立之事,那就再回不去了。

“可我依稀记得,先帝唯有当今一个子嗣,连公主都无,若是……了,岂不是……”

“你们说天子是犯了多大的错事,才让大将军愤怒至此?”

“那可不好说,谁人不知太后压根便不是天子的生母,天子今年十五了,还不让他立后亲政,还不是贺家想握住权柄不放。”

“这也便罢了,关键是天子原先看好的清流御史中丞孟大人家的小姐,大将军偏偏想留给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大理司直贺熙朝,就强行让天子给他们指婚。孰料贺熙朝非说什么心有所属,恕难从命,硬生生累得那小姐最终远嫁蜀中了。”

“这贺熙朝是大贺还是小贺?”

其中一书生看来对科举之道浸淫已久,不假思索道:“这我知道,贺熙朝是幼时做过天子伴读的大贺,小贺是那个和天子冲撞了名字,御赐改名的神童探花贺熙华。”

“你们说,这贺家不会是第二个邓氏吧?”

许是此处过于荒僻,众人讲话都肆无忌惮了起来,可提及邓氏,所有人还是禁不住一个寒噤。

如今国号为玄启,承自天启。之所以中间更换国号,便是因天启末年邓太后母族邓氏谋朝篡位,几乎将轩辕氏血脉赶尽杀绝。若不是玄启朝开国皇帝烈祖轩辕晦早年封至肃州,在妻族颍川赵氏和其背后的河东士族、母族回纥以及天启遗老辅佐下夺回金瓯,才有了玄启开国百余年的安定。

当年惨况许多人仍铭记于心,才太平了一百二十年,难道又要重蹈覆辙了么?

再无心情调笑,众人皆是心有戚戚。

“散了散了,赶路。”那圆脸汉子扔下几个铜板,对诸人拱拱手便赶着骡车走了。

书生们长吁短叹一阵,畅谈一番金榜题名、立功建业的黄粱美梦,也便继续西行。

驼背老汉自顾自地收拾了桌面,继续抽起水烟。

没人留意到,有一人戴着斗笠,坐在最偏的一张位置上,从头至尾不发一言,在桌上轻轻放了三个铜板,悄无声息地离去。

斗笠下是一张风尘仆仆的脸庞,不知何故还满是黑灰,几乎看不出五官,唯有一双凤眼瞳如点漆,亮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