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尽快。”
电话那头有点为难,谁能想到大晚上的接个电话,愣是给自己加了个班。
“那好吧,等会我调出来给您邮箱发过去。您刚才还问了那个周雪荣是吧?”
“对,麻烦您了。”
“嗨,哪儿的话,都是分内事儿。早点把这个变态绳之以法,咱滨海老百姓才能安心。”
康教授笑着附和,等待下文。过了会儿,电话那头说:“啊,周雪荣啊……他不在滨海。”
“不在滨海?”康教授拿着吹风机的手放下了,“他出国了吗?什么时候的事?”
“没。三个月前,周雪荣购买了去北京的机票。”
“三个月前......具体日期呢?”
“七月十号,傍晚五点四十的飞机。”
康教授掏出包里的文件,翻到其中一页,上面清楚的记录着徐明朗被捕的那天是七月十一日,也就是在周雪荣离开的隔天。
时间上太巧合了。
是什么让周雪荣在徐明朗被捕前一天选择离开宾馆?他们分手了吗?还是说,周雪荣已经察觉到徐明朗的所作所为,所以选择逃避呢?
说起周雪荣这个人,康教授有很多困惑,因为他所知道的周雪荣和徐明朗描述里的那个人截然相反。一个自信充满才华,有着广袤而光明的未来。另一个则像寄居在下水道里的老鼠那样,阴郁颓唐。
还有那个叫薛莹莹的女孩,和徐明朗竟然是男女朋友的关系。康教授对**恋的定义一直很模糊,他好奇那些人是怎么能爱上两种性别的人的。
这个问题就和徐明朗怎么会连杀数人一样令人困惑,因为犯罪心理学上所有行为都必须有动机,但徐明朗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徐明朗的性格评估,徐明朗的道德感甚至比一般人都要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家人提出要给徐明朗进行精神鉴定时,他们顶着舆论和法庭陪审团的双重压力出现的原因。
除非徐明朗是真的疯了,不然谁会舍弃自己原本的生活,做一个连环杀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