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桐知道四宝地离开触动了自己心里深处的疙瘩,他钻了牛角尖,自己找不痛快了,他想还是等翔回来后,尽早和几位伴侣谈谈,把自己心里的疙瘩解开。
打定主意后他觉得自己的心里敞亮多了,他抬手摸了摸朗的脸,朝床尾出溜了一下,将头趴进朗的怀里,嘟囔着:“有你在身边陪着真好,别乱动,我累了,让我睡一会。”很快赵桐打开了呼噜。
嚣蹑手蹑脚地走到床边,低声问朗:“睡了?”朗:“睡一会了,都是让四宝闹得,一时有点想不开,他不想让孩子离开他。”
赵桐的悲哀就在这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表面看起来他和兽人家庭一样都是极疼爱孩子,可实际的做法却南辕北辙。
兽人家庭一旦有了孩子,部落就会如获重宝,把孩子当做是部落最重要的成员进行照管,孩子从第一次变形后,大部分时间都集体生活在部落教坊,一切所需都由部落提供,孩子虽说可以短暂回家和父母团聚,可孩子年龄越大,能自主回家的时间会越短,与其说是回家团聚,还不如说父母替部落照管几天自家的孩子。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和同伴、朋友非常亲近,会以部落的利益为重,家人在孩子心中反而没有了位置。
像嚣、朗、翔他们,都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四宝这么小就让鹰羽族人接走,他们觉得很正常,孩子本来就是部落的嘛,虽然也会想念,但不会有赵桐这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指望他们理解赵桐对孩子的那种疼爱、关怀,对孩子的那种殷殷期盼,那简直白费功夫。
赵桐在充满人性温暖的环境里长大,爷爷奶奶的慈祥,父母的疼爱,姐妹兄弟间的和谐相伴,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渴望与孩子间的亲情互动,他觉得孩子是自家的,他当然要尽父母的职责,他会悉心教导,让孩子在自己眼皮底下健康长大,看着孩子成家立业,等他老了以后,子孙绕膝享受天伦。
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赵桐可以接受部落对自己孩子的善意安排,可部落要把他的孩子完全接管,任由部落把孩子培养成对家庭、对亲人毫无感情的怪胎,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兽人部落对孩子这种变态的管理和保护,是这个世界特殊的环境造就的,只有这样,兽人孩子才能尽量多的存活下来,部落才能延续,人丁兴旺后的部落才有可能繁荣。赵桐也知道这是千百年来,部落能找到的最好的生存方式了。
部落的做法赵桐无权质疑,他自己的孩子,赵桐也不想让部落过多插手。
当初他答应将大宝、二宝送回豹族,也只是想让两个孩子学习下豹族特有的历史、文化,接受豹族的传承,感受同族的氛围,学那么一两年,等孩子十岁再次变形后,再学两年武艺,他会将孩子再次接回。
他从没想过把俩孩子扔在那里撒手不管。孩子的正统教育,赵桐早就自己动手了,否则赵桐呕心沥血的编那些教材干吗。
原先赵桐还是抱有鸵鸟思想,总以孩子还小,不用考虑那么久远的事,可四宝的离去,三宝将要面临的问题,以及大宝、二宝还有一年就要离开他,都让他感到他的孩子正被部落一个个的瓜分。
赵桐也明白,由于彼此文化的不同,在孩子的问题上,他三个伴侣的想法肯定不会和他一致,孩子成人后他要采取的相处之道,他的三个伴侣更会反对。
赵桐希望和嚣他们多交流,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若处理不好孩子的问题,不仅他和小他们之间会产生隔阂,他和几个部落也会因孩子再次发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