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梅妃,则是要葬在皇陵了。
刚将王德义的事情处理完,就听见大殿外面一大声喊:“昭武都尉,宣武都尉求见圣上。”
钟离蔚风嘴角很不明显的勾了一下,视线在南齐韵身上转了一下,看见那人的眉头皱了一下,钟离蔚风心里暗自冷哼了一声。这时候又出现在钟离蔚风后面的卡特当即喊道:“宣昭武都尉宣武都尉觐见!”
很快,就有两个身穿戎装的男人进了大殿,一起朝钟离蔚风行跪拜大礼:“卑职张金义见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吧,你们今天求见,是为了什么事情?”钟离蔚风摆摆手让两个人起身回话。
“回皇上,卑职是为了军饷被克扣的事情。”张金义不卑不亢的上前一步,从袖子里抽出来一个折子,经由小太监送到钟离蔚风面前。
钟离蔚风打开看看,随手合上:“你们这上面说的可是事实?”
“回皇上,卑职绝无虚言。我东明条例,普通兵士,一个月一两银子,春夏秋冬各有一副两套,吃住在军营。但是现在,我朝兵士,三个月会拿到一两银子的俸禄。”张金义略带气愤的说道:“卑职带领的是护城军,在天子脚下,军饷尚且被克扣成这样,那些边城军的军饷,就可想而知了。”
钟离蔚风点点头:“这件事情,朕一定会好好的调查的。”说完转头看文臣那一队的朝臣:“户部尚书?”
“微臣在。”陈大人和赵大人一起上前一步。
“这件事情,你们户部可有听闻?”钟离蔚风敲敲桌子,语气平淡的问道。
“回皇上的话,那些军饷是从户部拨出来的,但是户部每次给的都是足够的。”赵大人抢先一步说道:“克扣军饷的事情,微臣并不知道。”
“王大人,你管的是财政司,你说说,这事情你可知道?”钟离蔚风并不接话,转头 又去问王德义。王德义倒是思考了一下:“回皇上的话,微臣略有所闻。”
“哦,说来听听。”钟离蔚风挑了一下眉,像是没有想到王德义会这样说一样,脸上还略微的带了一点儿惊讶。
“微臣每次都听赵大人的话,将军饷按照数目拨下来,每次数目都是极大,按照那个数目来算,我朝将士应该有八百万,微臣查了一下前朝旧倒。当时大陆战火纷飞,东明军队人数为六百万,现在东明国安民富,这军队的人数就有点儿太高了。”
钟离蔚风点点头,看向武官那一队列:“你们都说说,你们的麾下,共有人马多少吧。”
“回皇上,微臣带领的是东边城军,因为东明并没有其他国家,所以人数少点儿,共百万。”武显刘将军先一步站出来说话,他官职和南齐韵以及李将军比起来,是稍微差点儿的,因为东边多年都没有战事,百姓安居乐业,用得上大军的时候实在是太少了,所以连带着,他们的东边城军,也是最不受重视的。
“回皇上,微臣带领的是西边城军和南边城军,共有人数三百万。”南齐韵脸色暗了一下,随即也上前一步回道。东明的正西面,是死亡森林,偶尔会有魔兽出现,所以这边的军队是比较多的,而南边,隔着一个精灵森林是西越,十多年前,因为六殿下的那件事情,西越和东明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所以这军队也是不少的。
“回皇上,微臣带领的是北边城军,共有人数百万。”昨晚被降了爵的李将军 也上前一步回道,北边隔着一个矮人族是北渊。西越和北渊的关系,表面上是很平和的,但是实际上,基本上算是不来往的。不过,因为大陆上都是很平和的,已经将近百年没有过战争了,所以这边的人数也不是很多。
钟离蔚风点点头,看向最后一个--武功南将军,是南齐韵的儿子。
“回皇上,微臣带领的是近卫军,共有……”脸色很是苍白,南绍行心里暗自盘算着自己手底下到底有什么人。因为没敢抬头,也就没有看见南齐韵给他使过来的眼色。
南齐韵心里虽然着急,但是在朝堂之上,尤其是在钟离蔚风面无表情的情况下,还是不敢出来说什么的。毕竟,他谋求的,可不是一个将军的位置。
东明的军队,共有四种。边城军就是守卫边城的,这些军队由各自的将领带领,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将军们是要在京城上朝的。有了战事,则是那边城去上任。护城军则是守护城镇的,带领军队的是三品都尉,他们平日里就留在自己守卫的那个城镇,无诏不入京。近卫军则是守护帝都的,亲卫军则是只听命于钟离蔚风一个人的。
“南将军是不记得你手下有多少人是吗?”钟离蔚风嘴角一弯,露出个不带任何情绪的笑容:“朕记得,朕的亲卫军,也不过是一万人数。东边城军百万,北边城军百万,西边城军和南边城军三百万,总共是四百万,这上报的人数是八百万,朕比较好奇,这剩下的四百万军队是在哪儿呆着的?”
“莫不是朕的记性太差,都不知道咱们东明什么时候扩大领域了需要派出军队去守卫?或者是这随随便便在大街上拉个人凑的数?”钟离蔚风脸上虽然是带着笑容的,但是说话的语气,是一句比一句冷,砸的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了。南绍行在钟离蔚风的气势下,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跪在地上哆嗦着磕头。
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一降再降
不仅是南绍行,就是户部尚书赵大人,也被钟离蔚风的两句话说的跪在地上不停磕头了。钟离蔚风登基有几十年了,这几十年来,钟离蔚风处理朝政很有一手,但也不仅限于很有一手。
这朝堂之中,牵扯的人太多,牵扯的事情太多。大陆上的历史不过数千年,在这千年内,人类经过各种各样的斗争,最后才形成在三足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