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中有备用的小型核聚变反应装备和各种制造设备,只要用他制造的搬运机把这些备用的设备搬到车斗上就行了,这些事情都是他在这段时间内干的,去掉两小时练习破坏性技能的时间,其他时间都用在制造这两辆车和搬运东西上了。
董晨爬到车上检查了一遍,看了看所有的零件都准备无误,打开了核聚变反应装置的燃料插口,确定没有插入燃料棒,他就爬到了车后边的驾驶舱去了,说是驾驶舱,其实连个车棚子都没有。这辆车的驾驶舱在车的后边,装货物的平台在前边,这样更方便董晨的驾驶。
董晨坐在座位上启动车辆,在车的前方两米处展开了第二形态的电弧之门,然后他就驾驶着车辆小心翼翼的朝电弧之门开了过去,看着货物慢慢的消失在虚空中,董晨开的越来越小心了,直到货物全部消失,而且感应中的电弧之门吞没半个驾驶舱,离他还有三十厘米的时候,车子也停了下来。
这样货物就应该全部过去了,留给它们现实世界一小时,也就是游戏世界六十个小时的时间,这一小时怎么也够搬运货物零件了,只是他这边的时间就有的等了。
不过这段时间中他也不会闲着,还有很多事情早做,比如在武器实验区练习新技能,到学院的资料室逛一逛,找一找他这次任务相关的资料,好好的学一学。
只是他在资料室才待了一天,连六十个小时的一半还没到,学院中的警报声就响了起来。
第一百六十章 为啥办个事就这么难
现实世界,董晨实验室。
黑暗中的实验室内只有电脑屏幕在亮着,一边显示着有关实验室周围的各种监控,以及地下基地的情况。另一边则显示着各种能量读数和辐射分布图。
突然间,各种监控读数和能量辐射值极速升高,显示器中迅速的模拟出了一扇蓝色的穿越之门,虽然现实中什么也看不见。
在地下基地中,董晨原先消失的地方,半空中突然冒出了一些不规则的金属体,然后慢慢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渐渐的可以看出是一些金属零件。
随着满载着货物的车斗全部出现,以及最后冒出来的一小部分驾驶舱、发动机、操作系统等部位,车辆终于停了下来,不在有什么动作。
而从车辆一出现就开始一小时倒计时的一号,指挥着暂停了挖掘工作的机械设备快速而有条不紊开始了搬运工作,智能机器人把准备好的束带绑到各个零件上,然后挂到挖掘机械的机械臂上,最后自己也搬起一个较小零件离开。
由于时间关系,董晨没有准备便于搬运的标准运输箱,而是直接把零件堆放到了运输车的载货平台上,主要是这边真的没有人手,他一个人实在是干不了那么多工作,而现实世界的机器人绑几根带子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就在这一切有条不紊的快速运行的时候,绑带、吊起、转移、放置,快速的循环往复,这里没有经过粘合固化的地面,在车轮快速反复碾压下,也扬起了少许的尘土,不过好在地下土壤的湿度足够,扬尘的数量和高度都很小。
只是没过一会,机器人身上自带的检测装置就检测出了这些扬尘中的不同成分,这些扬尘中竟然还含有烧焦的塑料颗粒。
由于这些机器人最初的设计是为了辅助实验,所以这些检测装置是必须的,实验中要是检测到这些物质,肯定是有的地方被烧毁了,这可是要出大事的。
只是目前机器人的第一要务是快速的把零件搬运完毕,绝大部分的能量都供给到了动力系统中,而切由于任务优先级的排列影响,监测系统被改为了二十分钟一次的定时检测,不再是平时的实时检测,导致过了二十几分钟才检测到,不过检测到之后,机器人就迅速的把检测结果汇报给了一号。
一号正在关注着时间和能量读数的变化,接到机器人的汇报,一号就让zs001机器人暂停了搬运工作,去寻找烟雾的源头。
001机器人按照烟雾颗粒的浓度,马上就找到了烟雾的源头,烟雾源头竟然就在一号一直监控的穿越之门中,准确的说是穿越了半截的运输车辆上。
电弧之门周边存在着能量场,而且由于电弧之门的影响一直处在变化的状态,所以此处的能量反应是很复杂的,而且一号一直在执行董晨的能量分析任务,突然多出一种能量,一号也只会去分析它的构成,其他的倒是会暂时忽略。
这也就是机械的局限性,如果下边工作的不是机器人而是人类的话,人类的鼻子肯定会嗅到这种塑料燃烧的味道,人类的鼻子对于这种刺激性气味可是非常敏感的,而且嗅觉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哪怕是这种烟雾混合在扬尘中。
可惜的是这些工人不是人类,而是一些冷冰冰的铁家伙,它们可没有人类的嗅觉系统,本来检测系统大多数情况下是比人类嗅觉管用的,但是某些时候还是原始的管用些。
经过检查之后,发现是车辆的线路过热,出现了发热甚至线路外皮焦化的现象,这种情况可不妙,由于董晨先前已经告诉了一号,不要让机器人和智能机械靠近电弧之门半米内,所以一号迅速的把消息通报给了董晨,然后继续的执行搬运任务。
可惜的是,董晨他不在服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