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用的可不是辐射世界的计算数据,而是现实世界的计算数据,现实世界的核能科技树可没有点满,所以这个成本是极高的,尤其是在这种明明可以采用低成本技术的地方,非要用这种极高成本的技术,这简直就是傻子。
一号也是不知道什么傻子不傻子的问题,才老老实实的把方案摆上来的。
但是……成本这个问题,董晨淡定的表示:根本就没有成本啊,我一分钱都没花。
董晨就是专门干这种不是人事的人,人工智能加超级计算机做游戏的事谁干过?不就是他吗。
而且,以后这样的事绝对不会少干。
最后董晨看完所有方案后,还是选择了这个成本最高的,还把这一系列的卫星命名为“麻雀”,因为这它就是代表着“麻雀虽小,五张俱全”的意思。
它大体上是一个直径一米的球体,里边综合了先进的通信模块、侦查模块、资源探测模块等等功能,可以说是一个全能型的综合卫星。
大量的能源和快速机动的性能可以让它提前躲开太空垃圾,就算没有躲开,上边的护甲也可以挡住一两次撞击,并且有足够的能源回到原先的轨道上。
如果有需要的话,上边添加的激光发生器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攻击其他的卫星,甚至航天器。
计划是制造24颗,然后就可以覆盖全球,这样一来,不管在什么地方董晨就都能连接一号了,而且是毫无顾忌的,不用怕被发现而不敢全力掌控被“借用”的卫星。
上边搭载的资源探测模块可以探测海洋中的矿产情况,这样董晨就不用再当什么材料搬运工了,只要制造一些开采机器人,就可以不用担心没材料的事情了。
事实上,在造完这些计划中的东西之后,基地里的材料也就不太多了,所以在前期的时候,“前进号”还要干一段时间运输船,来运输那些被开采出来的矿石。
卫星的事宜敲定了之后,董晨没有让一号忙着生产,而是要等到长江31号潜艇全部拆解回收完毕之后再开始,“前进号”用不到基地里所有的机器人,正好剩下的用来造卫星、飞行器和“前进号”上用到的物资设备。
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着就好了
航天飞机,原来地球上最高科技的飞行器,不过现在也不用了,该退役的退役,该封存的封存。
原先对于航天飞机设想是一种有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太空和地面之间的航天器。
它既能像运载火箭那样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滑翔机那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可重复使用的属性也可以大大降低发射成本。
不过想象是好的,事实是它的起飞需要火箭把它先怼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再靠自带的火箭发动机飞到预定轨道,发射成本是省钱了,只要几千万米元就够了,但是返回之后的维护成本却高达好几亿米元,这么算下来……并没有便宜多少。
然后现在科技发展了,他们就又把注意打到了空天飞机上,也就是航天飞机的升级版。
基本上作用是差不多的,但是空天飞机是可以像一般的飞机一样从地面起飞的,然后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飞行,直接进入太空,成为航天器。
除此之外,空天飞机还有非常高的军事意义,空天飞机在大气层外可以做到几十分钟绕地球一圈,这种超高速打击能力想想就可怕。
所以空天飞机现在也是世界上的研究热点,有很大程度上应该就是冲着这种可怕的打击能力来的。
当然,技术限制,现在仅仅是热点,最多也就是有了实验机,还总是出毛病。
哪像现在,董晨面前的显示屏上有一堆的设计方案等着让他翻牌子。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董晨终于选出了一架自己觉得最合适的空天飞机,或者说小型太空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