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截和黄玲玲查到的情况一致,同一个地方长大,蒲芳琢是县城里的人,乐瑶是乡镇,两个人从小学开始是同学。
因为诸多记不起来的原因,两个人关系走得越来越近,那次蒲父救了乐瑶后,乐瑶住在了他家,做了他父母的干女儿,两个人一直当兄妹。
高中蒲父病重,蒲家经济陷入困顿,乐瑶提出要资助蒲芳琢读大学,蒲芳琢大一第一学期的生活费是乐瑶给的,之后蒲父情况好转不用持续医疗,家里的经济缓和,加上他自己打工,经济能够应付。
两个人在蒲芳琢大二确定了恋爱关系,之前一直是暧昧,但是他们向双方父母宣布这个事情时,两家父母态度截然不同。
蒲家开心,刘翠娥坚决不同意,甚至找来媒婆说媒,要给乐瑶另说亲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蒲家没钱了。
乐瑶假意答应相亲,同意交往,趁着出门约会跑了……
那几年蒲芳琢和乐瑶在不同的城市,见不到几面,只能靠短信联系,蒲芳琢读书,乐瑶打工,所以乐瑶究竟干过哪些工作,蒲芳琢也说不上来。
到他毕业的时候,他去了乐瑶在的城市,帝城。
蒲芳琢找了一份工作,两个人住在了一起,那个时候乐瑶告诉他在自己做奢侈品销售,提成挺高。
奢侈品是什么他完全不懂,以为就是站柜台卖东西……
蒲芳琢大学学的是it专业,毕业后找的工作是写代码,虽然辛苦,但是工资收入还不错。
蒲芳琢想着乐瑶站柜台辛苦,承担了家里所有的支出,租房生活开销,让乐瑶有钱留着自己花。
乐瑶不物质,除了上班需要化妆,买一些化妆品护肤品,衣服鞋子都很少买,两个人勤俭节约一直过着不宽裕但是宽松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