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老爷子摆摆手表示不介意:“没关系,我们也是刚到。”
话不多说,谈叙借了电脑将u盘导入,打开一个t,另外还有打印好的策划书,递给房老爷子和台长。
跟当初写练习生策划时的仓促不同,这次谈叙还给t加上一个沉稳大气的水墨模板,第一页写着两个大字——沉沙。
“我把项目暂时命名为《沉沙》,含义是‘世界很大,你我皆沉沙’,日后改名也可以,不重要,这次探讨的主要是节目形式,明线和暗线的交互,以及主题。”
电视台是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谈叙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如何在贴近电视台风格的情况下将节目做得有趣又不落俗套,是他这一个星期主要思考的事情。
“社会是由很多职业构成,万丈高楼不可能平地起,我们要聚焦的是地基一样、在普通岗位上又不普通的普通人,”这句话有点绕,但大家还是听懂了,见没有疑问,谈叙继续说道,“节目嘉宾初步定为六个人,各自职能和剧本会在稍后做一个简单展示,最主要的是要突出节目效果和效果中展现的实际意义。”
“积分制和奖励制,嘉宾可通过游戏获取积分,每一期结算积分超过多少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一松一弛掌控节奏,在最后一期揭露节目组真实用意。”
“第一季我想建一所希望小学,希望小学需要什么,首先是钱,为了给嘉宾一个节目很友好的假象,我们可以设定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让嘉宾用尽任何合理合法的方法赚钱;其次是打地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去工地进行建筑工程学的探讨;还有是老师,跟学校合作,进行教学体验……等等,最后一期的任务就是,让嘉宾自己动手建一所希望小学。”
策划内容详尽,谈叙只是大概总结一下,总而言之,不走寻常路,既聚焦了社会基础岗位,又能在其中传递正能量,还能折腾嘉宾。
众人:“……”
重点是折腾嘉宾吧??
随即谈叙点开一张统计图:“回去我统计了一个省电视台的受众和收视情况,根据模型给出几个嘉宾备选名单,我通过公司渠道了解了一下通告费,都不算太贵。”
有人默默举手:“真的让嘉宾动手建小学吗??”
谈叙笑道:“当然不能,但观众不是傻子,活还是要干的,之前所有获得的积分在最后一期也要由节目组做结算,捐给希望工程,做到嘉宾、电视台、投资方以及社会效益四方全赢的局面,这就说回来嘉宾和导演现场调度的能力了。”
一档节目,策划给总纲,掌握整个流程和导向,演员临场反应要迅速,而导演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要精准把握节奏,做到不断变通,在轻松和抒情方面把握一个度,非常考验个人能力。
不过这就不关谈叙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