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看到这种程度,大约也只可以用“看过”两个字来形容了吧
康亲王心怀鬼胎,对于皇帝的问题,他当然不会如实回答,能答道这种程度,已经算他十分老实的了。
“胡说”
可是皇帝早就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早已断定康亲王赵希已经读过百官行记了,任凭他这个弟弟怎样的掩饰,皇帝都不会相信的,更何况康亲王的解释也是十分无力的。
正在这时,老相国卫玉章也匆忙赶来了。
同皇帝一样,他在京城洛阳里也是广布耳目,得到消息的时间一点也不比皇帝迟,之所以来的晚了一点,只不过是他住的离皇宫的距离更远,并且因为年纪更大,腿脚不灵便而已。
只见他从绿尼大轿上走了下来,径直走到皇帝面前,一边拱手施礼,一边询问道“皇上,这是怎么了失火了吗”
因卫玉章“帝师”的身份在,算是皇帝和康亲王两人的老师,因此讲究尊师重道的皇家不可能对他无礼,皇帝和康亲王也赶紧以弟子的身份回了礼。
皇帝则是回答了卫玉章的问题“发生什么事了师傅倒可以问一问萧文明。”
皇帝、萧文明、康亲王,被烧毁的六口箱子以及另外完整无缺的两口加起来一共八口大箱子这些元素凑在一起,以卫玉章的老谋深算,他其实已经猜出发生了什么了。
只不过原本已经约定好了,昨日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一早就要由温伯明督促萧文明,把他们所掌握的六口箱子百官行记送到卫玉章的府上。
可没想到这些东西现在居然出现在皇帝的宫门前,并且还被几乎全部烧成了灰烬,这是卫玉章所始料未及的,并且也让他感到失望和愤怒。
然而这位老相国当着皇帝的面,不便轻易发作,事后温伯明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说是今日一早,皇上就派了传旨的太监以及皇城司的冯海峰,亲自过来讨要百官行记。既然是皇帝的旨意,那么萧文明和温伯明便无法违抗,并且冯海峰等人盯得紧,一点空子都找不着,送百官行记给卫玉章的事,便也就只能作罢了
卫玉章也是知情之人,萧文明略微解释了两句之后,他便了然了,甚至已猜出焚毁百官行记本身也是出于萧文明的故意。
然而他的宗旨,一向就是维持整个官场的稳定,对于百官行记这种能够动摇整个朝廷基础的大杀器,卫玉章自己不会去用,也不希望别人去用昨天他叫温伯明把原件送来,其实就是怕萧文明用来兴风作浪。
就算东西真到了他手里,卫玉章也会选择藏起来绝不示人,甚至同样一把火烧掉亦未可知反正温不明抄写上来的节略,卫玉章这边已经拿在手中了,就凭卫玉章现在文官领袖的身份,多掌握一些官员们的罪证,对他而言也不过锦上添花而已,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因此卫玉章接过萧文明的话头,十分流畅地唱起了高调“这所谓百官行记,据老夫所知,乃是那阉人六麻子暗中抄录下来的,其中真真假假难以判定,要老夫看其中大多数也不过是捕风捉影、危言耸听罢了。即便是有些能够查证,也无非是寻常小过而已。一把火烧了正好,也免得落入别有用心之人的手中,反而闹得官场上人心惶惶、弊大于利。”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