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速食铺收徒不看家世,不看相貌,不看年龄,也不需要拜师费,但有三个不收。
不仁不义者不收。
不谦不逊者不收。
三心二意者不收。
被选中招收的学徒都能学习肖氏速食铺的各色菜肴,但是事先得签署一份合约,答应学成之后必须在肖氏的食铺里工作十年,才能换东家或者自行开店,当然,这十年的工作也是有偿的,薪资比起其他饭店的厨子也不会低。
肖氏开出的条件其实并不算苛刻。
这个时代的人对师徒关系极其尊重,不止读书人讲究尊师重教,手艺人也是如此。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拜了师就是一辈子的事,哪怕让徒弟一辈子跟在师父后面打转,旁人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对。
又因为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许多老师傅都不敢放开手脚来教徒弟,往往会藏着掖着点关键东西。教徒弟也不是为了让他自立门户,更像是找了一个免费的帮工。
说句不好听的,许多徒弟想要出人头地,都得先熬死自己的师父才行。
而肖氏却不同,白纸黑字上写着,不要拜师费不行拜师礼,徒弟都是大量一起招收,人人都可以学习几十种特色菜,还只需要在肖氏工作十年就能自立门户,这个待遇比起拜其他大厨为师简直是天差地别好么。
古代的贫民百姓想学一门好手艺,找个有出息的营生都不容易,林潇把机会直接放在大家伙面前,动心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黄安县算不上大县,不过几天下来,来肖记速食铺报名学厨的人也不少,毕竟速食铺里每天来来往往的客人就是肖记手艺的最好证明,最重要的是拜师还免费!
不管想学什么手艺,前前后后托人找关系、拜师费之类的都需要花费不少,还不一定能拜到一位好师父学上真本事,肖氏的免费收徒哪能不让人眼馋。
林潇虽然手头可用的人不多,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首先把不符合基本要求的人全部剔除掉,再明里暗里考察过一番,最后收下了十个在厨艺方面比较有天赋的人打算亲自教导,作为速食铺往外扩张的第一批生力军。
这些人年纪最小的大概十四五岁,年纪最大的接近三十岁,林潇不讲究什么“习学手艺要从娃娃抓起”,只要掌握好厨师的基本操作,严格按照食谱要求的分量和步骤进行烹调,要满足一家速食铺的要求终归是没问题的。
另外她也从十岁以下的报名者中挑选了十人,不拘是否有厨艺天分,计划从小开始慢慢培养,作为以后的储备人手。
肖氏速食铺这样大张旗鼓地收徒,倒是在黄安县引起了一阵骚动,当中还发生了一件让林潇倍感唏嘘的事。
发出收徒公告时,林潇并没有在性别上做出任何强调,遗憾的是,基本上所有人都直接将收徒对象限定为男子,并没有女性站出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