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原来陛下并不是被太后派出去历练了,而是留书出走了,他临走前表示永远不会回京城,并且还写下了禅位诏书,将皇位禅位给谢殒。

他们私下分析了一番,拿到禅位诏书的谢殒为什么没有禅位,一来是为了掩盖自己逼走小皇帝的事实,二来则是不知道朝野上下会不会认可这个禅位诏书,毕竟就算盖了皇帝金印,但毕竟小皇帝还没有亲政,这个诏书能不能算数都未可知,以谢殒的谨慎,他断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时候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穆康公等人猜测,是因为上述原因,谢殒才没有轻易将禅位一事公布于众。

但是,这其中有个致命问题就是时间。小皇帝之所出走,便是存了永远不归的心思,可谢殒必定会用朝政安稳和太后的凤位巧言令色欺骗太后写懿旨。

太后懿旨上写小皇帝两年后归,谢宣猜测定然是因为谢殒欺骗太后说会尽全力寻找皇帝陛下,两年的时间绰绰有余,可骗到了太后懿旨之后,他却并不会按照他说的那样寻找皇帝陛下,事实上,他巴不得皇帝永远不出现,最好因为各种原因死在外面。

谢宣宦海沉浮多年,自然明白这两年时间,不过是谢殒的缓兵之计罢了。

等两年后,朝臣们见小皇帝不回来,定然会找太后要个说法。

大臣们催太后,太后自然会催谢殒,届时谢殒只要说自己找不到或者干脆骗太后皇帝已经死了,断了太后的念想,太后这样的无知妇人,定然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

国不可一日无君。

禹灵帝若是不在,他又没有子嗣,便只能按照宗室的辈分,让他的弟弟宋王来继位。

可宋王并非太后亲子,还因为母亲的缘故,素来和太后有嫌隙,若是宋王上位,太后的最终结果只怕不太好,在这种时候,太后不能不为自己考虑。

这时候,若是谢殒巧言令色提起禹灵帝的禅位诏书,让太后出面做主将大禹的江山禅位于他,承诺将依旧按照太后之礼奉养太后,太后不会不心动。

而朝堂,经过两年时间的清洗,人心已经尽归于谢殒,只怕就算提出禅位,除了那些迂腐文人,其他人都不会有意见。

若真是如此,谢殒便完成了窃国,将这祁家天下改姓了谢。

可此谢非彼谢,谢宣和谢殒虽然都姓谢,但他知道,他们谢家和谢殒素来有嫌隙,谢殒必然不会顾念同族之情谊,该拿他们开刀绝不会含糊。

且谢殒素来亲近寒门子弟,若是他真的上位,改朝换代只怕这鹤临城的所有旧世家都会被用来为新朝祭天!

他们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只好先下手为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