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文愣了愣,反应过来,他看着韩正泰说道:“可是,正泰,这是你想的法子……”
这件事情若是做成,那可是一桩能够流芳千古的美谈。
韩正泰就这样拱手将这份声誉让给了李弘才……
“是谁的法子又有什么重要的?”
韩正泰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此事对太子百利而无一害,自然是要以他的名义了。”
韩正泰对于虚名其实并不太在意。
如今的他,早已经不是那个在诗会上必须要借着扬名才能够自保谋求前途的白身了。
这名誉,他自然是要将它发挥到最有作用之处。
“我不在乎这些,我在乎的是太子和修文你们二人是否能够好,只要是对你们有利的事情,我都愿意做。”韩正泰拉着李修文的手说道。
“谢谢你,正泰。”
李修文看着韩正泰,心中触动,忍不住感动地说道。
“我们之间何必言谢呢?”
韩正泰笑了笑,将人搂如了怀中。
等到李修文恢复了平静,韩正泰这才继续说道:“此事还得要一个具体的计划才行。”
“正泰,你说我记下来交给弘弟。”
李修文明了,拿出了纸笔,准备做记录然后带回宫交给李弘才。
作者闲话:感谢伯乐6441614(6441614)对我的支持,么么哒!
第二百五十八章 赈灾(三更)
韩正泰查找了许多资料,最后总结了历史上可行的救灾经验。
最基本的救灾,自然就是发放救济物资,先让灾民们保住性命活下来。
大灾的同时通常也会伴随着大疫,为了防止各种传染病在灾区蔓延,相关的医疗卫生只是也得普及下去。
不然这传染病要是兴起,病死的人绝对要比饿死的人多!
这些都是短期救灾的方式,只要将这两点做好了,至少能够保证灾民们能够度过这一次的灾期。
但是要改变当地的条件,让当地的百姓不再受到旱灾的影响,那接下来就要做长期救灾的准备了。
改善植被,种植耐寒耐旱的作物,比如本土的荞麦。
以工代赈,开凿运河,修建水利设施,将南方的河流引到北方缺水的地区,彻底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
短期救灾,只要银钱和粮食到位,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完成。
但是长期救灾,那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将这项工程完成。
韩正泰认为李弘才与其待在深宫中,不如在外历练。
李弘才若是能够将这项工程完成,那对他的能力也是有着很大的提升。
与此同时,北方的百姓也绝对会感恩李弘才,此后这些百姓成为李弘才最坚定的支持者。
“正泰,父皇若是答应让弘弟负责此事,那他此后数年都没办法从北方回来了。”
李修文写完,看着手中的计划,心中有些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