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朝中大臣议论,这样的情形,他们怕真是难得再见了。
皇帝驾崩,那是强制性的,可不是百姓们自愿的,跟如今这般情形相比,那是完全不能比的。
同时也因为他们看到廉王如此的得民心,加上这短短的时间内廉王和廉王妃所做的事情,这心里也开始有了计较。
从前没有一个人看好的廉王,到现在却开始逐步的扭转了这些大臣们对他的看法。
其中以礼部尚书李绅最为明显,唐晋逸在礼部当差的日子当中,礼部似乎就没出过什么棘手的事情,而且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就是迎接使臣这件事情,往年多少会让人挑出一些毛病来,今年却是一点都没有,这些所有的流程都是经过他这个尚书的手过了之后再到廉王手中的,改了许多,结果自然也就让人满意了。
李绅逐步就开始有了计较,他还没站队,如今觉得跟着廉王也是不错的。
只不过李绅不记得的事情也多了,当初侮辱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过去的。
除了李绅之外,还有许多中立的大臣也都开始有了想法,这导致去王府大臣们就多了起来。
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除了百姓之外还有达官贵人。
门庭若市,一直到出殡过后。
唐菱霜是公主,却是不能进皇陵的,只能被葬在后妃们所葬的地方,距离皇陵有很远的距离。
不过不在皇陵也好,日后去祭奠也能方便些。
出殡之后,王府来往的人也都散去了,王府挂上的白帆也都取了下来,只有街上的还留着,要等到过来头七之后才会都取下来。
忙完了唐菱霜的丧事,王府也开始恢复了往常的日子,该还干嘛干嘛,只不过在对孩子们的教导上更加严厉了几分,速度也更加快了些。
唐晋逸依旧天天去上朝,下朝之后就去礼部办公,除此之外应酬也多了起来,从前会拒绝的应酬的廉王也开始接受去应酬了,就连王妃也不再跟以前一样整天待在王府不出门,每天都会出去转一转,去酒楼或去大臣们的家跟家里的夫人太太们聊聊天说说闲话什么的。
这满临京各府的太太们都跟这个王妃熟络了,王妃从来不跟这些太太们谈公事,每日就是闲聊,甚至还跟许多太太们合伙在临京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