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脚下都日日有冻死骨,何况北方其他地区。本就筹谋造反的地方势力煽动起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的穷人参与起来,拉起了割据为王的大幕。
大批流民想要进入京城讨个生计,却被完全阻隔在城门外,甚至方圆三十里都不得停留,一时间京城百姓还没意识到动乱危机即将来临。
尤其京城勋贵和高官们享受惯了太平生活,哪怕他们陆续听到各地起义造反的声音,但并不以为意,毕竟地方军有几个如中央军厉害?
就算有像燕北军那样强悍的,可燕北这么多年忠心耿耿守卫北疆,没有人怀疑燕北王会有造反之心。
至于其他藩王不过如此。
有皇城保卫,他们相信京城固若金汤,依旧对听戏、听书和闲聊八卦乐此不疲,比如宁国公府的惨状依旧是他们津津乐道的八卦之一。
宁国公府是老姨娘掌家,中饱私囊也是做惯了的。今年冬天大家都大把大把屯粮,老姨娘在儿子们的指点下竟然还把庄子里的收成卖出去一半,看中的是高额的价格。
老姨娘和儿子们坚信很快就会冬雪融化,粮食价格自然也就很快落下来,他们打算从中赚了大笔的差价。
可惜他们想错了,冬雪不仅没有融化趋势,甚至还愈演愈烈,到了后来国公府的粮食开始捉襟见肘,不得不高价买粮,为此甚至到了要拖欠下人月钱的地步,引发大家的不满。
仆人不满,便不会忠心于主子,家里的闲话便很快传了出去,让人看了笑话。
银子没赚到,还吃了大亏,二房三房不敢说话,顾慎却跳了出来,指责老姨娘为了谋取私利置大家于不顾。